指鹿為馬禽獸哭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千裏漢江風頭正勁(中)(2 / 2)

“是,王爺,小的下來就去安排,隻是春三月就要種棉花了,小的估計棉籽不夠啊。”

“那就讓橫海水師的快船進行急運,吳將軍,你下來和華管家商議一下,運送事宜。”

“是,末將遵命”,吳延凱起身抱拳說道。

本來朱常浩接著要說種植園的事情,老道突然插話道,“王爺,這棉花也不是那樣好種的,咱大明,除了直隸,還有江淮,鬆江那裏大量種植外,其他州府,估計連棉籽都沒有見過。”

“老道,你就別繞彎了,簡單說說這棉花到底怎樣種?”

“王爺,從春三月開始,農人們便開始選棉花籽了,因為棉籽上麵有棉絲,先要把棉絲用火燎掉,或者拆掉。

再說,棉花並不是想種豆子一樣直接種下去,先要用特殊的打罐機子,(一種用鑄鐵做成的農具)把潮濕的泥土製成筆筒狀,頂部留有個洞,然後把成千上萬的“棉花罐子”擺放整齊,把棉花籽放在頂部的洞裏,澆水,施肥。

然後放在向陽,避風的地方,晚上還要用葦席遮蓋起來,害怕有倒春寒來,那就完了。

就這樣,過上三四天左右,棉花苗就生長出來了,嫩黃色的,很可愛,要保持透風,再過幾天要“盤罐子”,就是移動那些棉花罐子。一方麵把沒成熟的苗剔掉,另方麵就是要把葦席敞開一個大口子,當然,還是要擺放整齊!

等到半個月二十天左右,等棉花苗有五寸左右長度就可以移栽了,仍然是用打罐機子在田畸上挖個洞,把棉花罐子放進去,放進去之前仍要在洞裏麵施些羊糞,油渣之類的好肥料。

這樣棉花苗也算在成長了,但這時就要除草,鋤地。這也是很長的一道工序,等葉子都長全了,還要澆水,施些漚肥草木灰肥之類的。

如果遇到春旱,那還要運水抗旱!這一切完成後,就會會看到棉花長出花蕾了,這時已經是七月份左右了,這時就要驅蟲了,用煙熏,還有草木灰,驅除蚜蟲,紅蜘蛛等。

同時,還要把棉花上的沒長花蕾的杈(俗稱“公杈”還有“小耳朵”)給抹掉。

緊接著又要施肥,就是為了讓它長出更多的花蕾。這次不是澆,而是用小犁(農具)在田畸上拖條溝,把上述漚肥,草木灰,人畜糞便混合,均勻的灑進去,然後蓋上泥土!然後,摘掉棉花頭,讓它長出更多的花蕾。

棉花才開時是白色的,一般是夜裏開,所以早晨看到的都是白色的花瓣,但是到了晚上。花都變成紅色的了,這時農人還是休息不了,要用石比霜治蟲,主要的害蟲——棉鈴蟲。棉鈴蟲一般躲在棉花果實上(俗稱”棉花桃子”)或者在花蕾上,這東西真的很可惡,吃的很快,又很難找到。但是過了這一關棉花將要成熟了。

大概是八月末,棉花的果實開始列開,這時農人們們已經開始收獲了,起初是帶著口袋把列開的“棉花桃子”摘下,然後帶回家在田陽下均勻的曬,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帶回來曬棉花會開的更快一點,而且地裏的列開的不集中很難去摘棉花,到後來棉花正式開了,就不用摘桃子了,直接在棉田裏摘棉花了,雪白雪白的,從九月中旬一直到十一月都是收獲的季節,農人們總是休息不了。但是看著雪白的棉花,無一不笑,因為棉花都賣給了王爺,有銀子賺了。”

十一月,開始刮寒風的時候,棉花又枯了,該手的也收完了,一年的耕作也算結束了。但是運氣好的,腰袋也飽了,裏麵裝滿銀元,大家身上穿的衣服,睡覺蓋的被子幾乎都用棉花製成的,而棉花也就是這樣長出來的。”

老道嘰嘰歪歪地說了好多,但大家聽得很盡興。朱常浩立即問道,“老道,本王想讓你主持三千裏漢江的棉花種植,怎樣?”

老道聽了,連連搖頭,“王爺,貧道隻是說說,要教農人種植,那還是讓那個襄陽農務局的秦如珍來做吧,因為後麵種番薯,還有玉米都要靠他,再說,襄陽從宋朝開始,就種棉花了,他們也是輕車熟路。”

“好,本王應了,老大人,下來立即擬一道王命,火速讓秦如珍組織三千人,由他帶領,從漢中到漢口,教會當地人民種植棉花。”

“是,王爺,老朽遵命。”

“好了,這件事就到這裏,下麵再說一件三小事中的第二件事,關於對絕收田地進行贖買,打造大莊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