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禽獸哭 第216章 食八珍(1 / 2)

由於現在水泥正在初步研究階段,另外這種水泥,如果讓朱常浩來判斷,也就是原始水泥而已。

城門口要擴建,朱常浩覺得這事情宜早不宜晚,下來就讓工部的宋應星對此事上上心,畢竟流暢的交通可以促進商業的發展。

這事情朱常浩就交給陪同自己的王伯,讓他記下來,下來給宋應星交代一下。朱常浩看完了城門口的缺陷,決定再去交易市場看看

這裏在交代一件事情,現在的漢中知府,雖然上司是陝西省布政使司,但那是名義上的,真正地上司是瑞王府。

知府衙門主官,還是王在台,但整個衙門已經改組了,在朱常浩的運作下,漢中知府所轄金融局,捕快局,商務局,稅務局,農務局,大理寺局開始運轉起來。

還有,知府大人從此以後,不在直接斷案,斷案事情就交給大理寺局了。

改組的事情,還是在王府的強大壓力下,完成的。剛開始,王在台心裏是很不情願的,很是抵製,但朱常浩說道,“王大人,現在漢中府城裏麵,每天你要斷案,那案件基本上就積壓下來了,不說別的,這三天來,從十八裏鋪碼頭,到湯鍋頭,鐵匠鋪子,還有老疙瘩寨子,就四個地方,你讓知府衙門裏麵的衙役,捕快們的鞋底都快要磨爛了,但還是積壓了十三件案子啊。

這案件如果積壓下來,那為非作歹的人,因為你知府衙門人力不夠,從而方便地逃走了,這不就是放虎歸山留後患,讓他們繼續禍害被人嗎?”

王在台聽到朱常浩這樣說,再想到自己現在也是無名有實的王爺屬下,再說王爺說的也是對的,這漢中府伴隨著漢江水路的疏浚,商道的發達,為非作歹的歹人是越來越多了。

接下來,連審判的權利都可以分割,那知府衙門剩下的其他權利自然不再話下,都被逐漸剝離了,但是,知府大人仍然是所轄局子的老大,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監督的。

其實,朱常浩所設立的這六個局子,也和知府衙門原有的機構,“六房”相對應。

自明代始府州縣衙亦仿中央六部之製,設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與中央六部相對應。

吏房:掌署內考勤,鄉紳、丁憂、起複,在外省做官各事。

戶房:掌戶口管理,征稅納糧,災荒賑濟等事。

禮房:掌興學、科舉、教化、旌表、禮儀、祭祀、節慶等事。

兵房:掌兵差、民壯、考武、治安等事。

刑房:掌破案偵緝、堂事筆錄、擬寫案牘,管理刑獄諸事。

工房:掌工程營造,修理倉庫,起蓋衙門等事。

鋪長房:掌郵傳及迎送官員之事。

承發房:應辦各種公文信劄,皆由此房掛號,又分發各房轉辦。

各房辦事人員通稱典吏,而各房之頭目,或稱經承,或以各房之名冠之,稱吏書、戶書、禮書、兵書、刑書、工書。其下工作人員稱胥吏、書吏、書辦等。各房書吏一般為十餘名,不超過20人,他們不是官員,沒有品級,大都是舉業無望之人,隻好掏錢納粟買來書吏差事,或通過招募考試而被選用。

此外,各府還設有儒學,置教授1人,掌教育在學之士,考察生員學習、品德之優劣等,以訓導佐之。醫學,設正科一人,品秩未入流,為府屬之醫官。陰陽學,設正術一人,未入流,為府之陰陽官,兼轄星學。僧綱司,設都綱一人,從九品,副都綱一人,未入流,為一府管理僧人之官員。道紀司,設都紀一人,從九品;副都紀一人,未入流,為府內管理道士之官員。

朱常浩所設立的六局雖然和六房差不多,但實際是差大了,因為這六局可是真的以法規的形式,從府台大人的手裏將權力要來了,特別是最後一條:大理寺局斷案,不許個督、巡、府、縣主官幹擾司法獨立。

還有,各府縣的同知,通判都是將衙門所轄的各局子進行分管的,畢竟同知、通判等官員,輔佐知府處理公務,分掌糧稅、鹽稅、江海防務、水利等等。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也就從根子上結束了督、巡、府,縣四級管理主官的獨斷專行,從一定程度上遏製了絕對的權力。

六局子開始運轉起來,朱常浩也從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感受了到了忙碌的情形。

據說,要感受一個地方經濟是否發達,就看這個地方的人群是否忙碌,二十一世紀把這種忙碌叫做快節奏,漢中城現在也算大明府城當中的快節奏了。

朱常浩一行從城門口回來穿過貞節牌坊,孝子坊,拐個彎,出了魁星樓,朝城外的十八裏鋪碼頭走去。

碼頭上,現在比過去更加忙碌,通過河邊的鋼絲絞盤,可以直接將船上的東西吊起來,然後放到牛車或者人力車,直接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