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化改革、城市化進程與城鄉收入差距關係研究
宏觀經濟
作者:趙晶
內容摘要:已有的相關文獻多從金融或城市化的角度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形成進行研究,但少有文獻將城市化、金融與城鄉收入差距這三個經濟現象放在一起進行考察。本文運用1990-2012年的省級麵板數據,采用係統GMM考察了城市化進程、金融市場化改革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現階段的城市化進程對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起到顯著地積極作用,而金融市場化改革卻並不能夠直接改善城鄉居民的收入不平等,但金融市場化水平的提高能夠使得城市化進程對縮減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表現的更為強烈。
關鍵詞:金融市場化改革 城市化進程 城鄉收入不平等
中圖分類號:F16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轉軌,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由於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政府倡導的“農村支持城市”,以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等優先發展城市的措施,造成農村發展緩慢。另外,還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市場的引導作用而導致的必然的收入差距拉大的情況,使得如今的收入不平等問題日益凸顯出來,而其中城鄉收入之間的收入差距的擴大已經成為了全國範圍內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表現形式。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我國城鄉之間收入差距的比值隻有1.76,而2007年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已經擴大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水平3.33,盡管城鄉收入差距在近幾年有所回落,但超過3倍的收入差距的現象仍然驚人。與此同時,我國農村居民在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等方麵都完全無法和城市居民相比。因此,現階段,解決城鄉收入不平等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統籌城鄉和諧發展過程中解決城鄉二元結構所麵臨的重點與難點課題,基於此,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與形成機製進行深入考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而通過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無疑會對收入分配以及農村居民收入提高起到積極作用,而城市化進程正是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的過程。目前國內已有的相關研究在城市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上仍存在較多的爭議,那麼我國現階段的城市化進程對城鄉收入差距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呢?另一方麵,城市化的推進必然麵臨著外部融資的需求,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其對金融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強。現階段,我國的金融體製仍處於市場化改革的初級階段,那麼在經濟轉型期間,國內的金融市場化改革能否對城市化進程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城市化進程更好的發揮緩解城鄉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功能呢?帶著這些問題,本文將結合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宏觀環境,研究城市化如何作用於城鄉收入差距並對縮小城鄉居民收入不平等提出合理建議。
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可謂由來已久,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所麵臨的難題。近年來,不少學者從金融發展的角度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進行了經驗研究。從理論上來說,完善的金融體係能夠推動經濟的增長,並且能合理分散風險、平滑經濟波動,使居民分享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然而國內的實證研究卻一直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可靠證據,例如,章奇(2004)最早指出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加劇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而且這種加劇作用在上世紀90年代表現尤為顯著。溫濤(2005)對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水平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現階段的金融發展並不利於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並間接地表明金融發展是促使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陳誌剛、王皖君(2009)通過研究指出金融效率的提升會對緩解城鄉收入差距產生積極作用,而金融規模的擴張則會在長期為城鄉居民收入不平等帶來負麵效應。雖然現有研究所選取的視角、數據、方法等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的研究結論傾向於支持中國的金融發展趨於拉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這一觀點。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應再以犧牲農村居民的利益為代價,但強製性的執行收入再分配或者轉移資本資源不僅會擾亂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也不利於社會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化進程通過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無疑是一種修正分配不均的更好選擇。就城市化對城鄉居民收入的影響而言,首先,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移,增加了農村人口的人均耕地麵積,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從而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間接影響城鄉收入差距;其次,城市化的發展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使第二、三產業得以迅速發展,這將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加快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並直接帶動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但另一方麵,部分的財富收入較高或者是自身素質較好的農村居民可能會在城市化進程中最先成為城鎮居民,這便容易導致城鄉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國內學者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相對較少,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陳釗、陸銘(2004)采用1978-2001年間省際麵板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城市化在總體上是有利於縮減城鄉收入差距的。程開明等(2007)基於1978-2004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對城市化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計量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城市化會對城鄉收入差距產生正向衝擊,因此城市化的發展未能真正起到有效緩解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存在進一步加劇收入不平等的傾向。許秀川、王釗(2008)運用1997-2006年的省際麵板數據對城市化、工業化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實證檢驗,並指出城市化與工業化能夠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學者們在城市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上仍存在爭議。
此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必然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這是因為在快速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政府財政收入有限,往往無法滿足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社會保障等產生的巨大的投資建設需求,尤其是我國已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對外部融資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與實現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近年來,也有一些國內學者開始關注金融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作用,蒙蔭莉(2003)最早指出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長的動因之一。鄧德勝、劉京鋒、花琪(2008)對城市化進程與金融發展之間的關係構建了理論模型並進行了實證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金融對城市化發展具有支持作用。孫浦陽、武力超(2011)從供給與需求兩個方麵考察了金融對城市化發展的作用,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了金融發展對城市化發展具有顯著影響,並強調金融支持城市化的效用發揮與政府的治理水平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