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州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調查及政策建議(1 / 3)

蘇州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調查及政策建議

區域經濟

作者:蘇華 唐德淼

內容摘要:本文從江蘇省蘇州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現狀研究入手,對蘇州市42家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進行了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揭示了蘇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問題,最後提出了加快發展蘇州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 發展調查 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蘇州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現狀

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是指麵向社會開展技術擴散、成果轉化、科技評估、創新資源配置、創新決策和管理谘詢等專業化服務的機構,屬於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生產力促進中心。蘇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下設蘇州市對外科技交流中心、APEC技術轉移中心、科技鎮長團服務中心等3個單位,承擔科技谘詢、技術服務等職能,為企業提供科技項目申報、發展谘詢、人才培訓等全方位科技服務。中心作為國家技術轉移蘇南中心建設和日常運行主體,積極推進“APEC智能電網新能源接入配置與儲存技術研究”項目的實施,並加入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ITTN網絡)。目前,蘇州市研發資源公共服務網絡平台共有入網企業827家,檢測機構220家,入網儀器設備2408台、原值14.09億元,注冊服務專家78人;近三年共培訓技術經紀人560位。

科技企業孵化器。根據統計顯示,蘇州目前擁有各類孵化器70多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7家,省級孵化器40家,國家級和省級孵化器總數均列江蘇省第一。目前,蘇州市孵化場地麵積共計40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4100多家,在孵企業從業人數8萬多人,蘇州市80%以上的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和“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在孵化器落戶。截止2014年底,蘇州市孵化器在孵企業總收入達120多億元,其中銷售收入超百萬企業突破1010家,累計畢業企業達1200多家,其中6家成功上市,基本形成了以綜合性孵化器為主體,以專業孵化器為特色,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類型多樣、主體多元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格局。

技術交易市場。技術市場是實現技術產品交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服務的重要渠道。2014年江蘇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再居全國省份第一,蘇州市居省內第二位,輸出技術交易額超過10億元。近年來,蘇州市依托“蘇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大力推進網上技術市場的發展。截止目前,該平台已成功舉辦技術交易展會19場,參展人數達148419人,科技成果總對接次數1633次,達成意向數180次;蘇州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在冊的科技成果達33412件,在冊專家數4415人,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達570家,科技資源總量達11590條。

科技金融服務機構。2013年10月上線試運行的蘇州科技金融超市,涵蓋政府、銀行、保險、創投、擔保、小貸、中介“七位一體”的服務體係。截止2013年,蘇州市科技金融合作金融機構達85家,其中銀行17家、保險18家、創投22家、擔保公司16家、小貸公司3家、中介機構9家。截止2014年底,蘇州科技金融服務平台上的科技企業已達6015家。2010年5月,蘇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政府、銀行聯手推出“科貸通”貸款項目。截止2014年底,蘇州市科技局評審通過6批次138家“科貸通”獲貸企業,貸款總額13.5億元,“科貸通”已累計為8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科技貸款70.37億元,成功幫助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輕資產的成長型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了銀行信貸支持。

蘇州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調查

本課題組於2014年7月4目至28日期間,對蘇州市42家科技中介機構、政府部門及相關組織進行了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調查情況如下:

科技中介機構中民營企業唱主角。對蘇州科技中介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中,43.3%的機構為民營企業,21%的中介機構為事業單位法人(含全額、差額及自收自支),社會團體及其他經濟性質中介機構占26.2%。對蘇州市科技中介的經濟性質調查結果顯示,在科技中介的運作中政府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總體而言政府參與程度並不算高,蘇州科技中介的市場化水平整體上還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