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於土地田租,呂世再次強調,“這次分地,特別針對我們的士兵,要按照上述的田地加倍,而地租全免。”
這個提議被有軍方職務的所有人所讚成。三叔也說,孩子們打生打死的,應該得到這樣的待遇。
“但是闖王,現在我們是地多人少,按照闖王的分田方法,那麼單就沿葫蘆河就有大片土地閑置,豈不浪費?”陳三皺著眉頭道,陳三農民出身,看到大片土地閑置就肉痛的緊。
吳濤哈哈笑著道;“這卻不是問題,我倒是有個辦法,說出來大家參詳一二。”
大家就把目光都投向了吳濤。
“其實很簡單,就是鼓勵大家開荒,在開墾自己應分的口糧田之外,適當開墾荒地,獎勵辦法就是不要三年的地租,所產歸個人,三年後由山寨收回統一分配。”
“好,這樣就可以把荒地開發出來,等第二年成熟田的時候,也增加了他們家庭的收入,也實現了我藏糧於民的初衷。多餘的糧食我們可以予以收購,補充軍糧不足,或用於根據地建設。”呂世高興的鼓掌叫好。
“藏糧於民?什麼意思?”過天星莫名其妙的問道。
“現在天下大旱,這樣大麵積的旱災不是一兩年就過去的,很可能是幾年乃至十幾年,這樣連年的歉收將是致命的,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擴大糧食生產,有道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也是我們萬事興起的基礎。但糧食這東西如果生產出來都集中到我們的手裏,便要大量建倉庫儲存,耗時費錢不說,也容易產生浪費和腐敗,大災之時再放糧同時也會出現各樣的弊端。
藏糧於百姓手中,第一,便不須要我們建設倉儲,減少費用,第二,糧在百姓手裏,百姓一定非常珍惜,這樣就減少了損耗浪費。第三,糧在百姓手中利於社會安定。百姓手中有糧,便掌握了一筆財富,有個生老病死能夠有餘錢應急,還可以拿出來到市場購買物資,加快市場流通,帶動市場繁榮,讓整個根據地興旺發達起來。此一舉多得之事正該大力發展。”
前麵的大家都相當理解,但後麵什麼帶動市場流通卻是不懂,市場經濟學,那哪裏是這時代的人懂的?呂世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解釋,等把土地等事情辦完辦好,呂世就準備開始扶持商業運作,這才是真正的開源之法。
既然要施行藏糧於民之,曹猛便站起建議道:“既然藏糧於民百利無害,那我們山寨還有大批的繳獲餘糧,與其放在山寨那裏任憑老鼠糟蹋,不如留足我們軍用,其餘我們就用於支付根據地各種建設工費,讓大家有了收入也實現藏糧於民,同時我建議新開墾的口糧田,明年就免了地租,可好?要不口糧田外,新開墾的土地三年後白白的分給後來人或者出生的人,那就是讓後來人不勞而獲了。土地開墾也是費時費力的,這對現在的人來說就不公平,闖王看是否如此?”曹猛是個仗義人,對於什麼事情都希望能做的公平。
“有道理,還是猛子考量的周全啊,但不知道三叔可肯?”呂世讚同的道。
三叔雖然肉痛,但想想也是如此,便咬咬牙道;“好,就依你們的,反正山寨裏的糧食也夠,放著也是放著。”
“但這裏也有個事情,不知道闖王可曾考量過沒有?”陳策又提出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說來大家研究解決。”呂世微笑著問道。
“那就是人都有欲望貪婪,如果山寨裏的老小都隻要沿河膏腴之地,而那山上坡地人人不要,豈不也是個難題?我們也不可能對父老鄉親用強。”
大家就一起點頭讚同這個問題,陳策不知道當初呂世造風車的手段,所以有此一問。於是呂世胸有成竹的道;“這不是問題,等明後天我有工夫的時候做個事情給大家看後,可能大家都要爭搶著去要山地呢,畢竟山地的口糧田是沿河之地的一倍,還是可以耕作一輩子的一倍啊。”
陳策陳三等再問,呂世就拿捏起來道;“山人自有妙計,哈哈哈哈。”大家就很是期盼了。
廢話,呂世若是無法改變點什麼,那還不叫穿越大大們笑死?
“現在土地的事情大體就是這樣,不知道大統領可有什麼意見?”
過天星對這些政務本就一竅不通,但想著根據地美好的前景那就隻會傻笑了,哪裏還有意見?見呂世問就忙不迭的點頭說好。
“土地田賦的事情,暫時就到這裏,期間肯定有疏漏之處,大家隻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到哪裏,發現哪些,便解決哪些,不過一切都以民生為根本,百姓利益第一,然後兼顧其他。”呂世最後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