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ip 你玩遊戲,我給獎勵
特寫
作者:K.D.
小學和中學總共跳了四級,18歲那年就大學畢業,然後加盟新聞聚合網站Digg挑起業務開發的大梁——Brian Wong這一路絕對是春風得意,令人羨慕,儼然搭上了通往成功的快車道。可5個月過後,他發現自己忽然成了失業人士,迷失了未來方向,甚至搞不清楚下一步該去做什麼。
在Wong人生抉擇的十字路口,靈感找上了門。在一次坐飛機時,他踱著步子慢慢走過飛機的過道,忽然注意到所有還沒睡著的乘客看上去似乎是在工作,其實是在用智能手機玩遊戲。“當時我就在想,手遊既已迅速躥紅,那麼何不花點心思弄明白為什麼大家這麼為它著迷呢?”今年隻有23歲的Wong回憶道,“當時我留意到,遊戲裏的成就是打動玩家的地方,比如晉級或者贏得高分等等。接著我又有了個意外的發現,那就是,在遊戲中取得種種成就後,玩家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實際獎勵,原本不錯的心情也被遊戲提供者強製插播的廣告破壞了。”
綜合以上觀察,Wong得出結論:品牌廠商與其冒著被玩家“打入冷宮”的風險用插播廣告來幹擾遊戲,不如利用遊戲給用戶提供一些實質性的獎勵。2010年,Wong與他在Digg的同事Courtney Guertin和設計師Amadeus Demarzi聯手,在舊金山成立了移動獎勵平台Kiip。
Kiip的技術可以整合於安卓和iOS係統應用,允許開發者將Kiip的代碼嵌入到自己開發的應用裏麵,用戶玩遊戲得到好成績時,就能自動連接到相關品牌。比如美國知名糖果品牌Sour Patch Kids就為玩家提供了實物獎品,玩家一旦在遊戲中獲得高分,就能免費得到該品牌的糖果。
Kiip最初隻和移動遊戲合作,但現在其合作範圍已經擴大到了健身、音樂、烹飪等其他領域。比如用戶在健身方麵小有成績,就有機會贏得運動飲料品牌佳得樂提供的免費飲品。目前,Kiip的合作品牌已多達1000個,其中150個品牌正積極地為用戶提供獎勵。所有的品牌合作都是根據單次互動成本(CPE)收費的。例如用戶隻要提供一個郵箱地址索取獎品,就算作產生一次互動。到目前為止,互動量已達2500萬次。Kiip的收費比例通常是CPE的10%。也就是說,假如CPE是3美元,Kiip就會分得30美分;其他部分Kiip會和開發者五五分成。Kiip目前有1000萬日活躍用戶,而去年這一數字還隻有400萬。現在公司的年收入可以達到1000萬~2000萬美元。
截至目前,Kiip公司的融資總額已超過15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True Ventures、Relay Ventures和Crosslink Capital。有了資金支持,該公司開拓出了更多的盈利手段。2013年,Kiip的品牌自助服務平台上線。如今,該公司約三成的營業收入都來自這一平台。
下一步,Kiip將不再局限於智能手機,而是要把觸角伸向其他可聯網的設備。2014年3月,Kiip宣布與車聯網服務商Mojio合作。該公司提供的通過雲服務連接的設備,可以令普通的汽車變得更加智能化。借助與Mojio的應用融合,Kiip就能讓各大品牌根據用戶平日駕駛的表現發放獎勵。例如,一輛聯網汽車車主察覺到自己該更換機油了,此時像Midas這樣的汽車服務商就可以適時地提供折扣服務了。
“Kiip不會僅限於智能手機和App。”Wong肯定地說,“把用戶的使用表現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獎勵,這對用戶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它不僅是可量化的,而且非常人性化。未來我們的技術還可以應用在其他更多可聯網的設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