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不要有心理負擔(1 / 2)

我沒有到機關幫忙之前,會議記錄都是郭科長自己記。但是郭科長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又實在太多,把功夫浪費在在整理會議紀要方麵牽扯了他太大精力。看我的字寫得不錯,速度也很快,就向於書記推薦了我。

於書記一開始是不同意的。因為我並不是黨委的正式人員,況且,我還不是黨員,不適宜進入到會議室。那是研究和討論全段大事、安排和部署工作的重要場所,讓一個無關人員進入是非常不嚴肅的。鐵路是特大國企,有部隊的作風,大事小事都特別講究紀律和規矩。

我不知道郭科長最後到底是怎麼做通於書記工作的,最後還是同意讓我進來了,說是先試一試。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可以了。隻是隻要牽扯到人事討論和安排的時候,會提醒我主動退場。

一開始,我自然是歡心鼓舞的。我一個大頭兵,享受到了中層幹部待遇,沒有理由不高興。每一次,我都把耳朵豎得像個驢耳朵,不放過領導的每一個字。那時還沒有錄音筆,也不可能拿個收錄機放主席台,全靠筆頭字來得快。

我對語言有著天然的熱愛和領悟,尤其高段長講話帶有濃重的湖南口音,就是他平時正常找人談話,有些人都不一定能聽得出來。湖南人講普通話最嚴重的缺陷就是前後鼻音不分,平翹舌不分,聽起來卻是很舒服、很親切。因為我在湖南衡陽讀了幾年書,對於湖南境內的新湘語、湘陰話、汩羅話、湘贛語、華容話、平江話等略有研究,好歹也在主席的家鄉待了四年,基本上湖南也是半個故鄉了。所以,對於遠城人撓頭的湖南口音恰好很拿手。

郭科長也是看了我精心設計的第一期簡報,從而下定最後決心的。事實上,以前每次開會,最如坐針氈的就是郭科長,他的文采老練,有機關文字經驗,但是他戰勝不了湖南方言。有時候高段長講得連比劃帶笑臉的,高興得手舞足蹈,郭科長還不知道笑點在哪兒,當然在座的很大一部分人也隻是跟著賠笑。他最初整的幾期簡報於書記審過了,再拿到高段長那邊審,常改得一塌糊塗,讓他憋屈得難受。

大家都知道是高段長方言惹的禍,不是郭科長本人水平差到哪去,但是每次垂頭喪氣拿著改得不成樣子的簡報初稿回來,對人的打擊還是挺大的,對郭科長本人的尊嚴、自信和工作的積極性都是一種殘酷的摧殘。

經曆了多次會議記錄整理,下班回家猛看有主席場麵的長征電視劇、抗戰電視劇,惡補了一陣湖南鳥語,依然收效不大。大家知道,語言這個東西是自小養成的,年紀大了,想改過來不輕容易。賀知章有詩為證:鄉音未改鬢毛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宣傳科的任務就是傳達高段長和於書記的重要指示,這不是其它部門所能替代得來了的。大約半年之後的樣子,郭科長基本上能掌握到高段長講話的七成數。此後再怎麼深化和努力,這已經是他的天了。

最近,讓我參會旁聽,試了一期關於企業文化研討的會議,我熬了半個通宵整出會議材料,郭科長幫我按照領導平時講話的語氣動了幾個字,文章順了順,大體通順,就拿給於書記審。於書記比較親和,對文字的要求是準確,對於華麗、工整、對仗等方麵並無特殊要求,當然若是能做到了,他也會適時提出表揚。於書記這一關過了,就拿給高段長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