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漸漸體會當領導的感覺(2 / 2)

指標上去,就有人求到家門口了。每次臨到季度考核,不少車隊主動打電話過來,說還差幾篇幾篇,楚科能幫幫忙嗎?可以可以,要的就是這效果。準備一桌飯吧,我請客,你做東,報社的編輯記者一鍋端。車隊不缺錢,路局來人,請都請不來。好好好,楚科你安排,一桌飯搞定了。人是楚清河約的,錢是隊裏出的,情是楚清河的。

指標上去後,到宣傳科踩點的明顯增多,吃飯要排隊預約,哭著喊著要掏錢,要是拖到快考核時還沒約上,對不起,按文件來,差幾篇,扣幾分,到頭來就不是一桌飯的問題了。

但是至於做稿費,楚清河是出了名的大氣。以前李昆在宣傳科的時候,楚清河曾親眼見到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那天做了一個稿費的獎金單。在一篇楚清河和李昆合寫的稿子後,李昆在自己的名字後寫上50元,想了想,又用圓珠筆劃掉。坐在椅子上考慮考慮,又在後麵添上,反反複複了幾次,才最終敲定。李昆30元,楚清河20元。

楚清河劃稿費基於這樣的原則,車隊的稿子,是楚清河寫的,稿費80%給車站支部書記,20%留給自己。要是通訊員投的稿,楚清河一分錢也不截留,全部做給通訊員本人,而且獎金數額相應提高兩倍。

發現個把好苗子,就打電話和車隊協商,要求通訊員在家寫稿一律視為上班,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這個規定出來後,濟州客運段的通訊員們三呼萬歲。確實,上了一天班,頭暈腦脹,回家為單位寫稿還不算工時,到哪都說不過去。

對於段機關的人,楚清河是這樣搞定的。宣傳科的膠卷是不花錢的,平時無論哪個部門過來說要個膠卷拍個照什麼的,楚清河抽屜一拉,幾個,說吧,三個夠嗎?然後起身把人家客客氣氣地送出門。後續還說一聲,要洗的時候拿過來,我給你解決。這一聲,確立了楚清河在各部門心目中的形象。誰家裏重要時刻不拍個照啊。

宣傳科自己出錢定製了大批量的掛曆,段裏各部門負責人自然是少不了的,上級對口單位一一派夥計送過去。雖然這年頭人家不缺,但是想著人家,人家心裏還是熱乎乎的。

平時段裏夥計們家裏有個結婚、添丁的,找到宣傳科借錄像機,楚清河總是很慷慨,而且客氣地問人家要不要幫忙,要不要找個朋友幫著拍,回頭要是刻錄光盤,讓他們盡管拿過來。段領導家裏的喜事,楚清河會親自端起錄像機給他們拍。

有了在大機關的經曆,對待上級楚清河處理起來遊刃有餘。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領導也是人,千萬別把他當神。首先,和路局宣傳部、濟州鐵道報社各科室負責人保持熱線聯係,有事勤打電話,沒事也得找個由頭,聊聊周星馳、聊聊天氣、聊聊新近開發了哪個飯店。

路局的哪位小領導沒有簽字權報銷,有些不好處理的吃飯或者景點的門票,隻要找到他,楚清河一概想辦法攬過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