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有著深厚的背景(1 / 2)

孫濤學的是工科,對人文這一套也很感興趣。當黨委副書記的時候,和才華橫溢的宣傳科長楚清河走得很近,那是一種透著骨子裏的欣賞。拋棄了種種成見,並不因為楚清河是馮樹森的人就和他有意識地保持距離。反而對於經常有事沒事就來他辦公室彙報工作的龐建,表麵熱情,滿麵春風,心裏卻是對此人上了一道厚厚的重鎖。

所以,此前當龐建苦苦哀求他在領導班子開會研究人事時為他說句好話,他口頭答應,開會時也輕描淡寫地為龐建辯護了幾句,看其他人沒有響應,就自覺打住了。

其實,假如孫濤下定決心爭取,即使馮樹森鐵定心要修理龐建一番,他也可以給龐建爭取職級上的小小變化,風風光光下車隊,幹個列車長什麼的。可是他沒有,因為其他領導班子一個個閉口不言,他已經知道龐建在客運段的分量。所以,最終的結果,是龐建灰溜溜地從機關消失,到下麵幹了一個普通乘務員。

是的,此刻,他想起了楚清河,想起了當初這個取代龐建的人。他拿起電話給楚清河打個電話。

跳出了客運段,反過來重新審視客運工作,楚清河看待問題自然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楚清河對於孫濤這個人其實也是欣賞有加。在季鳴和馮樹森當政之際,孫濤把尾巴夾得緊緊的,絲毫沒有一點架子。給宣傳科安排工作從來不是簡單地打個電話草草了事,而是拿著文件主動過來敲開宣傳科的門,擺下身架和楚清河商量。

楚清河跑過去請示了好幾次,說孫書記你有事吩咐我過去就行,千萬不要屈尊過來,快折殺小人了。孫濤總是說,沒事,沒事,我就是想過來和你聊聊,啟發啟發思路。對於宣傳科的工作,孫濤表揚多,批評少。偶爾工作上出了點小貓眼,也是主動把責任攬過來,不讓下麵幹活的夥計受點滴委屈。孫濤有一句口頭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輕易不拉下臉來批評人,機關黨群部門的辦事人員都說和孫書記相處如沐春風。

客運段的人都知道,孫濤身後有著深厚的背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遲早有一天,他會在客運段大放異彩。但是人家內功出神入化,從不倚仗上麵的關係搶功邀功。客運段開會部署工作,隻是笑眯眯地看著季鳴和馮樹森在台上滔滔不絕,輕易不表態。

輪到他發言,總是堅決擁護段長、書記的英明決策,保證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見他把姿態放得如此低調,季鳴和馮樹森嘴上不說,心裏很滿意。當領導的最怕上麵在身邊安插一個指手畫腳的人,人家不言不語,撲下身子抓落實,讓大當家的常常覺得欠他一身債似的。

在楚清河主持宣傳科工作的時候,總體來說,兩個人的關係處得還是比較融洽。不過因為馮樹森的關係,楚清河也有意識地和孫濤保持距離,不是走得太近,以防馮樹森心生芥蒂。

那個時候馮樹森一心想把調皮搗蛋的壞孩子龐建趕走,重用楚清河,並不代表他對楚清河有多欣賞,隻是想著利用他的才華,放大自己的政績,好引起上層的注意,為自己順利接班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