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職工還不鬧翻天?(1 / 2)

這次調研的目的,是為兩個月後來濟州視察的戴萬三部長做好準備工作。汪局長事先敲定了幾個單位,濟州就是機務段和客運段,其他地區安排了欽州車輛段、湖州水電段、泗縣工務段、藍島客運段等一共7個單位。實際上也大致為戴部長來濟州鐵路局視察打個前站,看看安排的路線裏麵,幾個單位安全、效益等方麵具體情況如何,聽一聽彙報,到現場看一看,確認有沒有紕漏,千萬別在部長跟前鬧笑話。

此次調研,局長的意思是先外線,後濟州地區,目前已跑了兩個單位,大約一個星期後回濟州。因為局長隻是轉一轉,隻帶了管接待的局辦副主任及貼身大秘王進,其他也沒帶更多的人。楚清河專門請示局辦是否要安排個記者去。局長的意思不用,到時報社彙總一下各單位的情況,發一個總的通稿就可以了。

知道了內情,楚清河把總的情況透露給孫濤,讓他趁局長調研時想想辦法。最好倒倒苦水,讓局長明白客運段的難處。到時換個工作思路,目前的困境也就過去了。

汪局長輕易不下來,下來一趟。對調研的工作要求十分之高。如果彙報人不能當即給出讓他滿意的回答,他甚至會直接離席,毫不留情麵。領導作風如此雷厲風行,客運段對這次調研自然不敢大意。

汪局長在外地剛調研完了幾個單位,正好派人過去學習取經。任務就自然差派給辦公室副主任龐建和宣傳科科長顧豔梅。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記錄領導以往調研時的工作以及生活細節:愛吃什麼飯(自助還是酒席)、愛喝什麼茶(袋裝還是現泡)、愛提什麼問題(安全還是效益)、喜歡什麼樣的彙報形式(念稿還是口頭)、反感什麼樣的措辭(幹工作是小步快跑還是大步流星)等等,不一而足。

每到一地,和兄弟單位的同仁寒暄完畢,自然免不了一番宴請,在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中交流工作心得、虛心討教,然後奉上若幹土特產。一個星期下來,龐建和顧豔梅二人輾轉數地,“酒精”考驗,高標準完成了任務,收獲頗大。

花費了不菲的公款後,集龐、顧二人之大智慧,形成了一份內容翔實的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經過客運段班子成員的熱烈討論,拿出了一套完備的接待方案。

等到局長來的這一天,客運段一班人早由以前的惴惴不安,變成了急不可耐。由於把準了領導的號脈,彙報時也敢和領導插科打諢,錦上添花地把客運段工作描述得花團錦簇:安全工作是持續穩定;效益工作是蒸蒸日上;穩定工作是長治久安。沒有最好,隻有更好。調研結束後,領導很高興。

彙報完了,酒也喝了,飯也吃了,孫濤膽子大,直接附在局長耳根子上說,前不久客運段的增收力度有點大大,恐怕下麵職工有怨言,想這一段時間休生養息,讓職工調整一下。

汪局長這個拿大主意的人還不知道客運段的那點小心思,他即使此前做了批示,也壓根沒有異想天開地和孫濤一樣,把那點車補收入當作新的經濟增長點。局長聽完孫濤的耳語,隻是沉默不語,意思知道了,回去會綜合考慮客運段工作的實際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