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鐵道部郭部長在任的時候,曾經推行了一段時間不長的改革,叫做“網運分離”。就是把原屬於鐵道部範圍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各鐵路局,進行資產考核,鐵道部不再像個婆婆似的對市場幹預過多。
這是鐵道部班子成員出國考察後,搬回來的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當時提出了開展“路網分離,網運分離,客貨分離”的三分改革。
就是全國的鐵路組建客運、貨運和線路維護三個公司,三個公司之間進行利益的相關清算。
輿論一邊倒,沒有反對的聲音,結果幾個月下來,所有的客運公司嚴重虧損,當時的濟州鐵路局一年虧本接近一個億,改革在進行了1年9個月後,被緊急叫停,宣布恢複原有體製。
現在來看,當時改革方案的出台同樣可以用草率來形容,歐洲國家的鐵路係統規模甚至連中國一個省區都不及,美國鐵路在國內的地位早已退居其次,甚至出現了“拆路還田”的事情,迥然不同的國情,怎麼能簡單地照搬?
實行網運分離的改革,路網公司、客運公司和貨運公司之間就要建立市場交易關係。在原體製中幾乎無償使用的鐵路線路,現在客、貨運輸公司要向路網公司支付線路使用費用後,才能獲得通路權。
由於路網公司和鐵路運輸企業從事不同的專業活動,各方成本結構對另一方來說是不透明的,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雙方較難發現和確定所進行交易的價格,因此一直存在較高的交易成本。
中國鐵路在發展中,發現網運之間交易價格的成本高昂得嚇人。如果沒有一個有利可圖的價格,路網公司不僅沒有對線路進行電氣化或提速改造的積極性,甚至正常的線路維護都難於保障,更不用說進行新的路網建設了。
另外,由於路網公司具有壟斷地位,網運分開以後,一般要由鐵路管製當局對線路使用價格進行管製。而管製當局的邊際成本定價原則,會使路網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失去對路網維護和升級的投資激勵。
戴萬三上台以來,發現了“網運分離”喊得很響,說的前景很好,運作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存在著很大的弊端。這樣的一個改革,不僅沒有促進,反而製約了鐵路的發展。
大家光忙著利用既有鐵路賺錢,哪有積極性來修路、養路。他戴萬三還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鐵路發展新速度呢!
也不管郭老部長的感受了,老郭在位的時候,也沒有說過自己幾句好話。一律廢除,“網運分離”剛開了個頭,就被他緊急叫停。
最極端的尤以西南某個省份的鐵路局為例,因為他們地處邊陲,改革的信號傳到這裏已經是很晚了,地方鐵路大員也不想搭上改革的頭班車。
“網運分離”本來鐵路就是搞了幾個試點,還沒有到全部鋪開的時候。所以,這邊頭天剛剛宣布說要成立“客運公司”,說了一大堆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等很有範兒的話語。第二天,上麵來了新精神,說要全國統一撤銷客運公司,恢複原有建製,結果把一幫起草領導講話的秘書弄得很是措手不及。
真應了那句話,成立的時候是改革,撤銷的時候是深化改革。哪一樣改革都是交學費,都沒有錯。曆來的改革,計劃哪有變化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