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把分局撤了,但是先想著把《鐵路法》動一動吧。你都把人斬了,還不向皇帝報告,不向人民彙報,這狗膽也忒肥了吧。
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由於法律的滯後,才給鐵道部行政權力的擴張留下了很大空間,而企業對此也隻能無可奈何。
因而,聞理教授認為,當前應抓緊修訂《鐵路法》,其中應該明確政府與鐵路的關係、確認鐵路運輸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加強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等。
對於鐵路改革,聞理也寄希望於《反壟斷法》的出台,認為隻要反壟斷法出台了,鐵路行業存在的政府壟斷行為也就沒有了立足之地,鐵路改革才能真正朝著市場化方向前進。
聞理非常擔憂地說,《反壟斷法》當前在中國之所以難以出台,是由於現行利益分配格局中難以找到一個平衡點。
鐵路行業構成了反壟斷法出台的一個障礙。反過來說,如果鐵路改革得以順利推進,也有可能成為反壟斷法出台的一個突破口。
一旦反壟斷法得以出台,也可以進一步保障鐵路改革的長期性和長效性。
好了,關於聞理和鐵路領導人關於改革的理念之爭總算告一段落了。
總的來說,今天的鐵路係統,像極了20多年前的中國。
現在別的行業都改好了,而鐵路還停留在20年前的狀態。
但是,比中國改革的進程晚了20年,也並非全然不幸,當鐵路改革開始動真格時,他們麵前已經有了太多中國人用痛苦換來的經驗和教訓。
聞理是有著良好願望的,比如,讓透明、法製的顯規則取代粗暴、醜陋的潛規則,別讓赤裸的私利侵蝕公眾最根本的利益,不要再打著效率的旗號惡毒地侵蝕公平。
樂觀的人們也願意相信,諸如此類的經驗,能夠引導我們展現中國人的管理智慧,把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鐵路係統,梳理得井井有條。
戴萬三在他的權力範圍內,沒有辦法讓聞理屈服。但是戴萬三不知從哪知道了一個內部消息,楚清河是聞理的學生。
於是在老戴的授意之下,鐵道部政治部的領導明確指示楚清河辛苦辛苦,到首都工業大學走一下。
這是個問題。
走一下可以,但是說什麼呢?
政治部領導給了楚清河一個信封,裏麵是一張建行的龍卡。上麵標注的金額是100萬,密碼是六個“6”。
政治部領導微微一笑,說,清河,隻要他能閉嘴,不要摻和到鐵路改革的事情上來,不要混淆視聽,這100萬就屬於他的,明白嗎?另外,假如他對鐵路這一塊感興趣,鐵道部這邊可以給他一個特約顧問的虛職,也就是掛個名,給他辦一個工作證,全國各地的到處走走,看看鐵路在客運、貨運方麵那些還需要補強的,或者陪著人大代表到處轉轉都行。假如他嫌辛苦,不願出來,一年下來,不管有沒有什麼課題或成果,我們這邊每年30萬的顧問費分文不少地發給他。
楚清河知道,一個燙手的山芋已經拋到他的手裏了。咽也不是,扔也不是。那就等涼下來,再考慮其他對策吧。
終於還是逃不過,大不了,把頭伸過去,挨老師一頓臭罵,以前又不是沒有被罵過。重溫一下聞老師的諄諄教導,思想上再接受一次升華和洗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