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約記者證對機關幹部不算什麼,對基層通訊員的吸引力還是還是挺大的。尤其到了年底,千百張眼睛等著那屈指可數的褐色記者證呢?那可是鐵路基層人員的“全球通”、“神州行”。
要是也不吱歪一聲就停發了,好比五、六歲的孩童,好不容易盼到了過年,卻被大人告之說,今年不買好衣服了,不發壓歲錢了。打擊一大片啊。
楚清河想想也是,做工作,幹事業,也不能矯枉過正,就同意繼續發放。不過,模仿地方記者證。今天實行新的政策,在每一年都貼上一個圓形鐳射性的年度審核標誌,並廣為告之鐵路局的站車部門。
沒有審核標誌的一律作廢。有不良反映的企業文化部不予審核。
總算把記者證的事是擺平了。
這事不算最鬧心。鬧心的在後麵。
一版的稿子出大事了。那可是要聞版,是鐵路局的臉麵。
8月18日的頭版刊登了一個工務施工的大場麵鏡頭。
一大群施工人員用撬棍頂住軌排,有人在監控,有人在揮旗,有人在喊號,有人在吹哨,難得的一張好照片。
照片出來後,很出彩,印刷得也很精細。
當天下午,常務副局長趙能的秘書宋成剛打電話來,說趙局長對報紙做了批示,吩咐報社來人把局長的批示拿過去落實。
我靠,副局長都批示了。報紙的受眾麵很高啊,不僅職工群眾愛看,難得的是領導也很愛看啊,常務副局長還做了批示。
群工部主任葉正笑眯眯地親自過去找宋成剛拿局長批示,這樣的好事需要他親自向領導報喜。
回來的時候,葉正是哭喪著臉的。
楚清河接過附著趙能手諭的報紙清樣一看,趙局長的批示很簡單:不懂安全,亂彈琴!
楚清河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拿著報紙翻來覆去地琢磨,沒看出什麼事來。就打電話到負責施工的濟州工務段,問他們當天的施工是不是出了什麼安全問題,對方很堅決地回答說,沒有!
又問,是不是施工質量領導不滿意?對方回答,不是。鐵路局還專門發來了賀電予以表揚。
放下電話,楚清河想,這就怪了,趙局長打的什麼啞謎,也說不出個事來,讓人瞎琢磨。幸虧自己年輕,年紀大點的整出個心髒病來也並非不可能。
沒辦法,總體來說,領導一般說得都比較少。明白不明白是你的事。
說的少,才能夠顯出一個領導的水平。你猜對了,算你水平高。要是老辦不到領導的心裏,遲早有一天會被領導清算。
於是,楚清河和宋成剛聯係了一下,試探地問了問,是不是趙局長的心情不好?小宋說,挺好的呀,正在辦公室喝大茶。
沒轍了,此前的猜測都是錯誤的,也不要麵子了,楚清河決定開門見山。
當一個人認識到麵子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時,他便真的成熟了。
楚清河問,這篇報道怎麼著惹著領導了?
小宋也是鬼精鬼精的說半句留了半句,打哈哈地隻是讓楚清河對著照片上的幾個人多看看。
楚清河放下電話,就按照小宋的指點,仔細地研究起照片上的第二個人物,表情好得很,一臉剛毅、嚴肅、認真的樣子
沒問題,絕對沒問題。難道這個負責指揮施工的人物跟趙局長有愁?因為他在整張照片的構思和布局上,隻是一個配角,甚至隻給他留了半張臉。
把辦公室主任張明華喊過來一起研究,還是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