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張主任真是個有心人,幹辦公室的,眼神不好,心頭不細,還真是難以勝任本職工作。
張主任特地翻出了最近路局出台的一個施工文件,比照圖片再次研究了一番。一拍大腿說,看來問題必定出在這裏了。
什麼問題,還真是個問題。
現場所有的人都戴著安全帽,除了這個站在一邊吹哨子的,腦門上光光的,啥都沒有,大風把他的頭發塑造得很前衛和張揚。
不過,他並非圖片中的主要人物,鏡頭上最出彩的是揮舞旗幟指揮施工的那一個。
趙局長有這麼必要煞有其事地把問題處理得這麼隆重?
以前不是沒有登過類似的照片,從沒有人提出過異議。
等一下,還是核實一下,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楚清河再次撥通了宋成剛的電話,證實一下心中的猜想。
宋成剛說,楚處長,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看出來了吧。
楚清河內疚地說,是我把關不嚴,總以為有常務副總編把這關,沒想到出了大事,幸虧趙局長指出來,不然以後我們還要犯同樣的錯誤。真實讓領導操心了。
楚清河說得口是心非,沒辦法,此種場合下,假話也得當真的說。
施工那天,趙能是到現場的。發現違章不當場指出來,事後反而拿著報紙說事,看來是有意的。
報紙是什麼,是輿論的導向,你濟州鐵道報登了一張違章作業的照片,等於是變相地宣傳違章違紀。扣上這麼一頂性質嚴重的大帽子,企業文化部可消受不起。今後還怎麼幹工作?
之前,趙局長怎麼不讓人家把帽子戴上再進行施工作業呢!他是到視察督導了呀。
這件事過去不久,趙局長又接二連三地在報紙上做了批示。
說實話,楚清河怕了。他知道,趙能明顯具有找茬的性質。
人家具有勝任常務副局長的智商,此前一番忽悠,說他的侄子沒有處好和同事的關係,讓人家的升職泡了湯。這事,當時,楚清河點化得非常巧妙。趙能也承認。
但是,事過多日,趙能還是想明白了。你楚清河要提拔一個人,之前的群眾工作應該由報社出麵做啊。你明知道趙一水的群眾基礎不是太好,事先不做好防範措施,結果一水勝利落選,高興了吧。
這也難怪趙能開始拿楚清河頻頻發難了。而報紙是企業文化處的軟肋,最容易發現端倪。
這張報紙白紙黑字的放著,天天都有人關注,尤其是一幫退休的老大爺整天閑著沒事,眼睛瞪得滴溜圓地要在報紙上等著“捉蟲”,想看一看報紙的笑話,滿足一下小小的虛榮心。
趙能是多麼聰明的人物,他慧眼一轉,改日又發現了一篇有意思的稿子,隨即做了熱情洋溢的批示。
如果說機務段的段長周大正提前知道了批示的內容,他肯定能把通訊員的骨頭給啃了。
這篇稿子也和往年的一樣,是一篇應景的稿。說的是濟州機務段出台嚴格的獎懲考核措施,機車乘務員標準化作業,提高操縱水平,平均每輛機車節油多少、多少公斤,取得了多麼、多麼良好的經濟效益。
好日子是過出來的,也是省出來的。
趙局長一看好啊,你濟州機務段一年光火車頭燒的柴油就節約了150頓,明年的計劃就少給你100頓吧,還有50頓的活口呢。算是給你留了情麵了。
慘了,這回真的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