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能有什麼大事(1 / 2)

周大正氣得破口大罵,什麼玩意,筆頭一動,100頓柴油就不見了。寫稿子的車間通訊員鄭勇被叫到段長辦公室,啥也不說了,周大正氣呼呼地把寫有趙能批示稿件的報紙一把摔到了他的臉上。

你得瑟得的啥玩意?睜著眼睛說瞎話,機務段一年能節約150頓油嗎?

鄭勇委屈地解釋說,他確實跟蹤采訪了一位節約能手,被采訪的這位確實是這般跟他說的。

不過這隻是一個個體。他一年能省下這些油不錯,機務段這麼多的機車,每個人的技術不一樣,機車的新舊程度也不一樣,能省下的油是不怎麼好說的。

鄭勇的想象力超前了一些,加上立功心切,一激動,就整出了真空條件下理論上的數據。

幫著機務段上頭條,這稿子水分就大了點。

鐵路局批給機務段的柴油是非常寬鬆的,一趟車下來,能燒到標準的一半就不錯了。都是公家的活,機務段再往上做做工作,上麵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要禮數到了,票子到了,酒場到了,什麼都好說。

所以說,這些年來,守著這剩下來的柴油,機務段的小日子過得還蠻不錯的。

趙局長大筆一揮,就要砍去100頓,周大正氣得慌了神。

最終,事情還是出在記者證上,以一種猝不及防的方式。

楚清河上班的時候,報社的辦公室主任張明華急匆匆地過來說,出事了,出事了。

楚清河很不滿意他的瑣碎和嘮叨,機關能有什麼大事,值得大驚小怪的。這個張明華,蹲機關這麼多年,也不注意辦事的方式方法,而在機關,不注重小節的人往往是不堪大用的。

黨群機關,又是鐵路局運輸主業的邊緣部門,能有什麼大事?

他皺了皺眉頭,眼光故意落在跟前的一打報紙上,頭也沒打算抬。

張明華哪顧得上他的臉色,氣喘籲籲地說,楚處長,老嚴出事了,嚴恒遠出事了。躺在大街上,還幸虧是人家商報的一個記者把他給救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上午9點多,報社辦公室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介紹說,她叫陳梅,濟州商報記者。今天早上8點多的時候出去采訪,看到經六路有很多人在圍觀。職業的本能促使她撥開人群往裏瞧個究竟,原來是一個老人口吐白沫,橫臥街頭。

現代人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近幾年發生多起路人主動幫扶摔倒老人反招訛詐的事情,大家隻是圍著看熱鬧,袖手旁觀,並沒有上去動手幫忙的。

老人身體不好,出了意外,正常。眾目睽睽之下,陳梅也不沒什麼顧忌,大夥都看著呢,先聯係上老人的家人再說。老人身旁扔著一隻綠布兜,陳梅打開一看,不由大吃一驚。

裏麵除了一張當地的身份證,一個濟州鐵道報的記者證,一個老式的錢包外,還有十幾張銀行的存折,都是以不同人的姓名開的戶,粗略估計一下,總金額有上百萬元。

因為沒有老人的電話,陳梅就查詢了114,找到了濟州鐵道報社,介紹了情況,讓單位盡快來人看護。

張明華是報社的老人,自然知道事情的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