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巧合都恰到好處,計策都可以得到最完美的實施,敵軍何愁不破?
——文淵孤客
中平三年五月末,原來嚴綱一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依山下寨,又令副將分一部兵馬駐紮城外,故作兩路軍馬,以惑曹操,兩路軍馬皆,未敢輕進,以免有失。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中平三年六月,劉玄德軍到,見嚴綱。嚴綱曰:“曹兵勢大,操又善於用兵,未可輕戰。且觀其動靜,然後進兵。”劉備曰:“但恐城中無糧,難以久持。備令雲長、子龍領軍一萬,與公成犄角之勢;備與率諸將殺奔曹營,徑投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嚴綱大喜,會合關羽為犄角之勢。是日劉備率諸將引四萬人馬殺入曹兵寨邊。正行之間,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當頭一員大將,乃是樂進,勒馬大叫:“何處狂徒!往那裏去!”於禁見了,更不打話,直取樂進。兩馬相交,戰到數合,劉備掣雙股劍麾兵大進,樂進敗走。於禁當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見紅旗白字,大書“青州牧劉玄德”,陶謙急令開門。劉備入城,陶謙接著,共到府衙。禮畢,設宴相待,一壁勞軍。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劉備。劉備愕然曰:“公何意也?”謙曰:“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劉備離席再拜謙虛曰:“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青州牧猶恐不稱職。今為大義,故來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劉備有吞並之心耶?若舉此念,皇天不佑!”謙曰:“此老夫之實情也。”再三相讓,玄德那裏肯受。糜竺進曰:“今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日,再當相讓也可。”劉備、陶謙等皆應是。
陶謙聞報彭城外有戲忠、夏侯淵正在攻打,不免驚慌,劉備遂曰:“吾令軍師田豐、舍弟張飛、大將於禁、武安國、李肅領軍一萬往助之,君且勿慌。”陶謙這才放心,劉備隨即令田豐、張飛、於禁、武安國、李肅領軍一萬去彭城協助曹豹。
卻說彭城之外,曹軍營帳,主將夏侯淵正犯愁地說道:“主公在此郡屠戮過多,彭城縣吏民多恨之,皆助這曹豹守這彭城,難以攻之,軍師有何良策?”戲忠卻是將話題轉到別處,曰:“妙才可知敵軍主將想法?”夏侯淵答曰:“不知。”誌才曰:“曹豹乃立功心切之人,必想大破吾軍。”淵笑道:“就憑這等武藝低微之人,哈哈!”戲忠又曰:“可使減灶誘敵之法,誘其來追,吾以計滅之,妙才再率軍去取彭城。”夏侯淵思索一陣,大讚道:“軍師之計真乃妙策。”遂依計行事。
彭城城頭,曹豹正聽著細作來報:曹軍退兵。曹豹見曹軍退兵,大喜,就跟在後麵,緊緊追趕。
第一天,他追到曹軍紮過營的地方,隻見營地上到處都是煮飯用的灶。他叫人點了一點灶的數目,不覺吃驚地說:“想不到曹軍竟有五萬人吃飯,人數真不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