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消費行業充分利用感官體驗效果早已是慣例,如食品、化妝品以及酒店業。以甜點品牌Dunkin’ Donuts近期的營銷為例,當公交車上播放其廣告時,噴霧器就會噴出一股濃濃的咖啡香味。體驗營銷提升了公交車站附近店麵16%的到客量和29%的銷售額。另外一個例子是Olay熱量麵霜產品,利用產品自身生熱作為體驗噱頭——盡管這並非其必要的功能。

汽車製造商近年對於“體驗服務”也是諸多關注。設計師努力優化旋鈕的觸感、關門時的噪聲以及極具辨識度的新車氣味。這些新的技術都正在改進完善中。比如,在2014款寶馬M5中,即使音頻係統處於關閉下,它依舊可以通過汽車的揚聲器放大引擎的聲音,這一創意是為了增強汽車的運動感。

銀行的營銷管理者,可以讓銀行場所散發一股木質和皮質香味,讓人在聽到關於財富建議時產生安心和信任的感覺。奢侈品服裝製造商在網上做生意時應該考慮到,商品發貨時用泡沫包裝和用優質皺紋紙包裝分別傳遞出了什麼信息。

每一個消費品公司都應該以整體的思維方式設計產品,利用感官組合體驗來幫助創造和強化品牌個性,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

當恐怖主義抓住互聯網

“伊斯蘭國”(ISIS)興起後,恐怖組織在招募人員、策劃襲擊方麵出現了一些新的重大變化,更加注重對網絡的利用。恐怖組織啟動了線上招募、培訓模式,通過互聯網完成洗腦、煽動、指揮、策劃等一係列行為,效率更高且更難防範。比如去年夏天,ISIS上線網絡雜誌,一時影響很大。

通過比特幣籌措資金

在國際社會試圖切斷其資金來源的情況下,ISIS似乎在嚐試尋找突破口。據悉,ISIS極有可能正在利用互聯網上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籌措資金和結算。ISIS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石油等資源的交易,資金動向分析以現金及貴金屬的直接交易為主。由於美國的密切監視,該組織難以使用銀行賬戶進行交易。ISIS似乎十分重視難以掌握資金流向的“比特幣”,將其作為了代替銀行交易的電子結算方式。

社交媒體招募恐怖分子

英國反極端主義組織奎利姆智庫稱,ISIS武裝利用社交媒體和冒險承諾吸引英國女性加入。該智庫指出,ISIS武裝竭力使用社交網站,讓年輕女性相信加入極端組織是她們道義上的責任。對於一部分保守家庭的女性來說,提供“做出一番事業”機會的信息可能具有吸引力。奎利姆智庫估計約有600人從英國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加入戰鬥,其中約10%為女性,大多數都加入了極端組織。

人質視頻打開網絡封鎖

在多國空襲的狀態下,如今的極端組織主要通過互聯網來進行人質勒索,這一點跟以往通過中間人來進行的人質綁架有很大的不同。

從日本人質到約旦人質,目前已有多起人質交換以失敗告終,相關視頻在網絡上吸引了全球關注。ISIS給予人質所屬國的贖金支付和交換時間都非常短,隻提供了極少的運作空間。由於涉及到人質安危,各國不得不讓ISIS能夠在網上繼續發布視頻,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際社會的網絡封鎖。

國際合作巴別塔

網絡反恐需要國際合作,歐美多國在《查理周刊》遇襲之後,也曾達成共識將互聯網作為反恐的重要陣地,但這種合作力度並不大。國際社會間由於國情和網絡發展不平衡,至今未能達成一致的網絡反恐規則,難以有效打擊和處罰網絡恐怖活動,網絡安全的技術共享必須提到國際層麵,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反恐。倒是一些民間組織積極站出來表明立場,如著名黑客組織 “匿名者”宣布,將對恐怖分子的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發起報複。但畢竟力量有限。

正如全球變暖問題的長期扯皮一樣,說到底,國家利益導致了網絡反恐這種全球性的問題的在國際合作上的巴別塔。 另外,各國缺乏一致認可的法律框架,難以有效打擊和處罰網絡恐怖活動;對於網絡恐怖活動的證據提取、保全、鑒定、移交等重要問題,也缺乏基本的法律共識。法國政壇掀起了網絡反恐法律是否應當更加嚴格的爭論,英國媒體對首相卡梅倫封殺熱門社交網絡應用的設想提出非議。

何棄療,莫停藥

英國著名的插畫師John Holcroft給BBC、《衛報》、《經濟學人》等世界主流媒體雜誌作畫,其作品憑借誇張的幽默凸顯諷刺性,比如這組圖片,直指現代人的弊病。當你被手機纏住忘了親人和運動時,當你把責任推諉給下屬時,當你被所謂“愛”的名義束縛了自由時,也許可以看看這些漫畫,撇嘴笑笑,然後生活繼續。

陳歐

上市後不久,聚美優品股價連續下挫近4個月。其掌舵人CEO陳歐因“我為自己代言”而廣為人知,他在沉寂許久後則在2014年底宣布重歸互聯網江湖。業內人士對聚美優品及陳歐的質疑從未停止過。連續的“爆倉”、“假貨”、“C公子”等輿論事件把陳歐推上了風口浪尖,並波及到聚美優品的品牌形象。如今其市值已經從最高點55億美元,降到約18億美元,縮水超過60%。

重出江湖的陳歐,除了要麵對聚美股價低迷外,還有營收兩個月環比零增長,毛利率環比下降,運營利潤同比環比均在下降的不利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