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思想、振奮精神,以飽滿的熱情和敬業的精神,為推動
特別推出
作者:李本公
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中華慈善總會繼往開來、全麵提升的一年。一年來,總會緊緊圍繞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和“加強內部建設,提升治理水平”這一主題,積極籌募,強化管理,規範運作,紮實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據初步統計,2013年總會共籌募款物100.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定信心,統一認識,
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
2013年,總會通過召開兩次重要會議,有效推動了慈善事業的發展。
首先是圓滿完成換屆工作,實現了新老交替、順利銜接。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總會於2013年3月29日舉行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全麵回顧了第三屆理事會的工作情況,依法產生了第四屆理事會和總會領導班子。會後順利實現人員與業務的有序銜接。新一屆理事會堅持繼承與改革創新,不斷推進事業發展。
其二是成功召開全國慈善會負責人座談會,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近年來,全國慈善會在合作範圍日益擴大、作用愈加突出、受到廣泛肯定的同時,也遭到一些質疑,自身隊伍中一度出現一些困惑和不解,思想認識上出現複雜性和多樣性。為此,總會於9月18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慈善會負責人座談會。全國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各省會城市慈善會負責人出席。會議對全國慈善會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工作信心、探索新形勢下慈善會的發展方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扶貧濟困,注重實效,
進一步發揮了慈善組織作用
一是多管齊下動員募捐,年度籌募總額逆勢增長。2013年,總會堅持“以舊帶新、新舊互促”的籌款模式,在做好原有項目、基金的基礎上,創建新的募捐增長點,為開展慈善救助工作奠定物質基礎。據初步統計,2013年總會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100.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其中貨幣資金3.69億元,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96.77億元。
二是立足特殊困難群體,慈善救助成效顯著。2013年,總會開展了災難救助、扶貧濟困等8大領域的68個慈善項目和基金,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惠及困難群眾約20萬人次。在災難救助方麵,“4·20”蘆山地震發生後,總會迅速啟動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機製,為災區提供緊急救援,並派遣專業誌願者赴災區提供服務,共接收各界捐款9214萬元。在常規項目方麵,微笑列車項目為2.6萬名唇齶裂患者免費提供了矯正手術;“為了我們的孩子——千名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先心病兒童救助行動”成功為600餘名先心病兒童實施手術,受助兒童代表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格列衛、易瑞沙、特羅凱等藥品援助項目為近3萬人提供了賴以維護生命的藥品援助;周大福慈善基金、I DO兒童基金、萬達兒童基金、大眾慈善基金在10多個省、區、市捐建音樂教室、電腦教室、放映室、圖書室260餘間,受益學生過萬;衣戀聖秀慈善基金、寶馬愛心基金、慈福行動、德源希望基金為近3000名學生提供助學金;貧困母親、慈善情暖萬家、飲水工程等扶貧項目為兩萬多個家庭送去資金和物資援助;LDS慈善會、行走渴望項目為近5000名殘障人士提供了輪椅和助行器等等。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總會密切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訪貧問苦,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及時在規章製度和工作方式上進行改革和完善。
三是內外兼修,慈善宣傳效果更為凸顯。為建立健全信息溝通和分享交流,總會向相關領導、部門、團體會員及時轉發《全國社會組織輿情摘報》、《全國社會組織每周要情》,並印發《中華慈善總會內部參考》。為加強慈善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網站、《慈善公益報》、《人民政協報·慈善周刊》、《慈善》雜誌等媒體進行宣傳,並出版發行《中華慈善年鑒》。總會領導主動接受《京華時報》、《人民日報》等媒體采訪,較好地回應了輿論質疑,維護了總會及全國慈善會良好的社會形象。積極參加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CCTV慈善之夜、全國政協委員慈善展等活動,借助社會平台增強總會社會影響力。
四是“走出去,請進來”,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合作。2013年總會與合作夥伴“全球聯合之路”頻繁互動。1月份,美國禮來公司相關負責人經“全球聯合之路”介紹,前來總會拜訪。4月份和7月份“全球聯合之路”先後有高級副會長何塞·法若一行和會長布萊恩·蓋勒格一行前來與總會領導會談。5月份總會代表赴德國出席“全球聯合之路”地區領袖大會。9月份總會領導參加了“全球聯合之路”百萬捐款人代表團的係列活動。此外,總會還接待了韓國公益金秘書長一行、LDS慈善會駐香港代表處亞洲服務部代表來訪。為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升員工素質,總會還派出員工赴德國參加由團中央主辦的第二屆中德未來之橋青年領導者研修班。這些涉外交流,都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