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考有關(2 / 3)

德昌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一掃往日心頭的陰霾,說:“老劉兄拜托您,隻要能辦成,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辦!”妻子的病也像好了一半,立馬來了精神,千恩萬謝地客套一番,高高興興的籌錢去了。

兩萬八千元,對於德昌來說,不算一個小數目,但他還是籌夠了錢,迅速交給了老劉。

一切辦理妥當,隻等六月份的高考,忐忑不安中,迎來了六月七八號,孩子總算順利地參加了高考。又過了一個月,邊陲小城轉寄過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讓德昌一家欣喜若狂,孩子被北京一所重點大學錄取。興奮之餘德昌一家攜重禮到老劉家道謝,老劉也是來者不拒,心安理得地收下重禮,還口口聲聲說不容易不容易真是不容易,也不知是老劉自己不容易還是說德昌的兒子不容易,反正老劉從從容容理直氣壯地收下了德昌的禮品,這筆交易就算完成了。

過了幾日,德昌在金獅麟大酒店設宴慶賀,在親朋好友的慶賀聲讚揚聲中,德昌感到了從來沒有的驕傲和自豪!他一生等待的就是這一天。人們常說,前三十年看父待子,後三十年看子待父。我這前半生,卑微屈辱,還不是因為父輩的無能?盡管吃盡了苦中苦,拚命掙紮,也才考了個大專,但無論怎樣,總算跳出了農門,吃了碗國家的飯。誰知,命運不濟,沒幾年就下了崗。如今看來,工人和農民也沒有啥差別,甚至個人還不如農民過的好!如果兒子考不上大學,那他還不如農民,農民還有一份土地,我兒子有什麼?他又能幹什麼?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還不得讓我白養活?這下可好了,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將來就是國家的人了,我也能跟著沾沾光。

基於這樣的想法,德昌腦子一熱,才做出了宴請賓朋的決策。他想,看來,這一決策非常正確。不是嗎?宴請一次,收到禮金6千元,除去招待費用兩千元,淨賺4千元。這且不說,關鍵是我有一個優秀的兒子,為我掙足了麵子,今後在親朋好友麵前,我該揚眉吐氣了!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德昌在兒子金榜高中的喜悅中沉醉時,一個不幸的消息象驚雷一樣傳來:兒子被取消了錄取資格!原來,邊陲小城所在地的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在四五月份就陸續接到有關高考移民的舉報信,經各部門嚴格審查,查處了數十名已被錄取的學生為高考移民,而德昌兒子就是其中之一!本來就不平靜的家庭生活徹底被打破了。德昌一家懵了,整天在煩惱之中度日如年。德昌懊悔不已:千不該萬不該窮亂折騰,花了錢費了勁人財兩空;千不該萬不該宴請賓朋,丟了人出了醜無地自容!

三、不敢奢望

老踞生性木訥,是個不善言辭的人,加上生來善良,為人厚道,從沒跟誰鬧過什麼矛盾,村裏人善意的戲稱他“麵甜瓜”這個外號一傳就是幾十年,以至於提到老踞的大號茂林,村裏的孩子誰也不知道,而一提“麵甜瓜”,那可是婦孺皆知,並且都認為“麵甜瓜”這個名字對老踞來說,真是恰如其分,說他麵,是因為他沒有脾氣,與世無爭,說他是甜瓜,可不是說他說話甜,而是因為他從來都願意幫助別人而不求回報,是心裏甜。

老踞做事,從來都是低眉順眼,不聲不響,就象一架不知疲倦的永動機,默默無聞地勞作,一年四季除了土裏刨食,侍弄幾畝責任田外,他幾乎沒有什麼特長。倒是不定啥時候修個鍋,補個壺,原來他父親曾是小爐匠,也算是門裏出身自會三分吧。父親在世時製下的一套家產長年閑置,隻是偶爾尋來解一下左鄰右舍的燃眉之急。至於農閑,他寧願搭個塑料大棚種種菜,也不願擺弄那玩意兒。老踞一年四季忙忙碌碌,不愁吃,有錢花,對如今的生活還是很滿足的,他沒有什麼奢求,隻求兒子高中畢業後盡快給他當個幫手,有一個頂呱呱的棒勞力,他就可以大幹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