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考有關雪冰
一、神仙刷子
老崔是這縣裏的商務局副局長,雖說官不大,可他神通廣大,縣委領導辦不到的事,找到他,準成。人們常說,是神仙都有兩把刷子。這不,連組織部長都來借用老崔的這把神仙刷子了。
部長的兒子小建,人長得好老百姓說白麵書生,一表人才,文人說是風流倜儻,溫文爾雅,可以說是人見人誇,電影明星似的。可是,一提到學習,家長搖頭,老師歎氣。三年前,小建進入高中了,部長著急起來:再有三年,兒子該高考了,憑這成績,連個大專也考不中,這可如何是好?雖然,憑我這實力,再錯幾年也能給兒子找個位置,但大學生普及率恁高,兒子將來文憑太低,麵子上不好看,其他方麵也不好說呀!可這考大學是真叫板的,不像上小學初中高中,找找關係掏倆錢兒,就能上。像我吧,雖然兒子成績差,但一路走來,除書本費外還真沒掏過一個子兒的費用。在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上,當部長,管用!考大學可就不一樣了,出了這個縣城,咱屁都不是!
兒子的考學問題成了部長的一塊心病。
真是啥人操啥心,貓嗅著腥味來了。老崔心想:自己當副局長也有兩年了,也該進步進步了,正想找機會接近部長,這不是天賜良機嗎?辦個高考移民,大不了幾萬塊錢,換個正科還是挺合算的。聽說這高考移民辦的越早費用越低,就是說,高一費用最低高三費用最高,不如趁早給部長把這事辦了,即少花了錢,又了卻了部長的一樁心事,自己也好早些得到提拔重用。老崔就是老崔辦事幹練利落,就在小建進入高一的後半學期,老崔通過關係,把小建的戶口/學籍一並辦到了東北某省。至於費用,不用說,老崔自有辦法。人們說,老崔有通天的本事。辦這事也許用不著動他的一根毫毛。退一步,正如他自己所說,大不了幾萬塊錢,不是啥大事,換個正局還是挺合算的。
果然不出所料,事成後,在年底個別幹部調整時,老崔很順利地坐到了縣教育局局長的寶座。要知道,教師是一支龐大的幹部隊伍,近萬人的教職員工超過了吃財政的國家幹部,就是說教體局占了本縣財政供應的半壁江山!
高考前夕,老崔委派手下得力人員,提前攜小建乘機飛往東北某省,鞍前馬後,關懷備至,吃喝拉撒,無微不至。小建對老崔的手下細心周到的服務視為當然,他從從容容接收者來自方方麵麵的恩惠,享受著雨露陽光,春風得意,大有勝券在握之勢。尤其是想到兩年來崔局委派的一撥一撥的骨幹教師無償為他開小灶,補功課,小建更是信心百倍,仿佛勢在必得了。
誰知,命運給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小建落榜了!竟連個大專也沒考上
這次是小建無語,部長歎氣,崔局沮喪。看來,神仙的刷子也不是萬能的。
二、高考移民
德昌人很精明,雖下崗七八年了,但在外人看來,他比上班時還能奈,先買了一套三居室新居,又購置一部小轎車。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妻子下崗後沒多長時間,就查出了患有肺癌,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最近又把小轎車也買了。
剛下崗那會兒,德昌想:看來這輩子就這樣子了,盼望孩子出息吧。德昌不惜掏高價讓孩子進了一所重點高中,可這兩年孩子的成績一直不理想。
眼看就要高考了,根據以往成績,一本二本根本沒有把握,三本院校學費昂貴,僅四年的學費少則五六萬,多則十來萬,外加吃/穿住/行等雜項開支,合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正當德昌一籌莫展的時候,朋友老李帶來的消息燃起了他的希望,說他的一個同學在邊陲小城能辦高考移民,每人交2·8萬元,在邊陲小城建立學界檔案和戶口檔案,高考時過去參加考試就行了。
莫展的時候朋友老劉帶來的消息燃起了他的希望,說他的一個同學在邊陲小城辦高考移民,每人交1·8萬元,在那裏建立學籍檔案和戶口檔案,高考時過去參加考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