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題時代”的標題製作(1 / 2)

“讀題時代”的標題製作

采編技法

作者:張大鵬

一則新聞報道能否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標題製作的成敗。

標題須簡潔明快

新聞標題是新聞的概括和總結,標題的作用正隨著“讀題時代”的來臨而日益凸顯。報紙新聞標題把新聞要點簡潔揭示出來,把選擇的主動權交給了受眾;它肯定了受眾的市場與權利主體地位,讓受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輕鬆的途徑獲得最有用的信息;它可以概括整個新聞事件,給受眾關於該新聞的清晰輪廓。

在倒金字塔結構中,導語應是對整篇消息的概括和提煉,標題應是對導語的進一步濃縮,或是對文章最核心部分的說明。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比導語的地位更高一層。畢竟,人們是先接觸到標題,了解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接觸導語,知曉簡單的情況,再進一步閱讀正文,熟悉整個事件的全貌,“標題→導語→正文”這樣的閱讀過程,符合人們的認知心理。

標題要在一瞥中抓住受眾,就必須簡潔明快、一目了然。當然,標題不隻是強調簡短,還要注重它的信息量。例如《生活日報》2013年4月15日1版刊發了主題為“一天新增11例”、副題為“為單日最多,H7N9病毒北上傳入京豫”的報道,這則標題言簡意賅,能夠突出重要內容。

標題要做到簡潔明快,就要善於省略,省掉那些消息的來源、不必要的議論,隻保留事實的核心部分和事情發展的結果。同時,必須善於概括,在錘煉字句上下工夫,適時、適當地采用簡稱。但省略不是無限度的,也不是無原則的,如果為了所謂的簡潔和省略,而使標題製作得莫名其妙,含混不清,不知所雲,甚至引發歧義,則有悖初衷了。標題應做到既簡潔利落,又清晰易懂。

此外,標題要與整篇文章的格調、基調和主題一致。如果是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標題可以製作得富有感情和氣勢,可以用一些形容詞、副詞來烘托氣氛,增強表現力;如果是一篇嚴肅莊重的消息稿,標題則應該婉約、含蓄、內斂,與文章保持整體的和諧。總之,題文一致應建立在作者或編者對文章準確充分的把握和熟悉的基礎上,如果連自己所要製作標題的文章都不熟悉,怎會製作出貼切、恰當的標題呢?

標題須“以人為本”

新聞傳播功能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靠標題。標題是新聞之“目”,使新聞能夠“眉目傳情”,製作標題是每個編輯的基本功。從新聞傳播的受眾角度出發,去研究新聞標題如何實現人性化,展現人情味,體現人文關懷,使新聞標題的信息揭示功能從“人”的角度通過“親和”途徑得以充分體現,應該是編輯的“必修課”之一。

我們不妨將同一則新聞拿來對比一下,或許對標題的人性化能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同城的兩家媒體前不久曾對同一則新聞製作了如下標題:

1.櫻花飛舞惹人醉

2.風過櫻花成粉雨 片片沾衣不忍拂

兩個標題孰優孰劣?相比較而言,後者更勝一籌。後者的主體就是讀者——它從揣摩讀者心理出發,“不忍拂”更多地融入了人的主觀情感,生動形象且體察入微,更易打動讀者。我們發現標題中有了“人”——事實上是人性的光芒——盡管是隱含的而不是直露的,而這種不露聲色更有韻味。標題是揭示新聞信息的,但它不應該是機械、僵硬、冷漠的,而應該是活潑生動、閃耀人性光輝的。我們製作標題時,要切合讀者的接受心理,體察讀者心靈深處的感受,使標題更貼近讀者,更具有親和力。

現代讀者的情感需求是異常豐富的,他們閱報不僅是為了掌握信息,而且希冀得到一種情感滿足。這種情感滿足的升華則是情感愉悅美:或喜或悲或憂傷……人們追求美的願望是無限的,因而標題的人情味便有了極大的開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