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詩歌風波(1 / 2)

次日,天高氣爽。徐風陣陣,撲鼻花香。

今早的第一節課,就是楊成功的語文課。這一次,歐子沐沒有遲到,早早就坐在了位置上。她身邊的位置還空著,

班裏還有三個座位是空著,那是中間組最後三排的座位,也就是李瑩瑩三人的座位。

今天學的是現代詩詞,毛澤東詞二首,《沁園春?長沙》與采桑子。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楊成功朗朗而讀,餘光盡量不往那空位上瞥。他人雖然長得滑稽、行為猥瑣,可是沛然而發的聲音,讓人豪情頓生。

歐子沐仿佛看到一幅山河圖,一位頂天立地偉人揮動他的臂膀,談笑間改變了九州的萬裏山河。她的思維變得遲緩,隨著偉人手臂所指,馳聘於這波瀾壯闊的山河圖內。

別的學生,也或多或少的失神,整個教室變得安靜起來。直到楊成功一首念完,同學們才陸續回過神來,但內心的震撼卻不減。

楊成功很滿意看到這個效果,甩了甩額前那搓油亮成塊的流海,心想道:本人能從南大中文係畢業,靠得就是詩歌,這下看還不震傻你們這群小子?。

他心中得意,口中卻頗為凝重的道:“我們今天學的是詩歌,詩歌……”楊成功忽然停頓了下,隨著目光如炬盯著前班同學:“哪位同學能告訴我,什麼是詩歌?”

全班一片靜寂,沒有人站起來回答。

楊成功盯了好一會,見沒人主動站起,便換了副和藹的笑臉,樂嗬嗬的道:“我們要想學詩,就必須要對詩歌本身有一個理解。就像你要了解一個人,你就必須先知道這個人是誰,是男是女。

大家一定要把心裏想的說出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錯沒關係,其實就連老師我,對於詩歌的理解也不一定是對的。”

他如此說,班上開始小聲議論了起來。歐子沐則歪著腦袋,眼睛微眯。

詩歌是什麼呢?她雖然看過許多‘雜書’,但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此時也不由得認真思索起來。

楊成功很享受學生們迷惑不解的小臉,在這個時候就特別顯現出他的博學與優越感。其實,他問這個問題,也不期望這些臭小子們能答上什麼,隻是想激發他們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們思考的習慣。

這些小屁孩們連詩歌基本的分類、構成都不清楚,若真能答出令人滿意的答案,那他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

看這群小孩思考的差不多,時間已經過去5分鍾了,楊成功清了清嗓子,正準備宣布“楊氏答案”,突然有位男生站起,道:“老師,我覺得詩歌就是用歌唱出來的詩。就像你剛才那樣唱出來,不像我們平常讀書那樣讀。”

聽到這男孩的回答,其餘同學似懂非懂的點頭。就連歐子沐也覺得,詩歌確實是唱出來比較好聽。唯有楊成功肥圓的身子僵住。

“唱出來的詩?”這算哪門子回答,是要給“詩歌”做字麵翻譯嗎?

不過有一點他到是說對了,詩歌因為押韻的關係,唱比讀要更具感染力。無論是《詩經》的民歌,還是後來的宋詞,原本都曾是用來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