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的鎮鏡山(1)
一、鎮鏡山公園
即使在宜昌,即使是問到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知道宜昌有個鎮鏡山公園的恐怕也寥寥無幾;用百度和穀歌搜索,倒是有一個周邊公交地點提示:鎮鏡山公園離石子嶺路(6路)直線距離724。7米,步行8分鍾;離鎮平路(3路)直線距離367。1米,步行4分鍾;離望洲崗(4路、10路、16路、21路、34路、100路、101路)直線距離789。4米,步行8分鍾;離船閘(9路)直線距離81。8米,步行0分鍾。也就是說,到了葛洲壩船閘也就到了鎮鏡山公園。
的確如此,在鎮平路、綿羊山路和上導堤路的交叉處的街邊有一個新建成不久、在宜昌隨處可見的那種袖珍的小遊園,在那些花草樹木之中,可以依稀看見那座延綿不斷的鎮鏡山腳下有一個不高不大、也毫不起眼的漢白玉的石門,旁邊刀劈似的岩石上“鎮鏡山公園“五個紅漆大字早就被歲月的塵埃和春秋冬夏的風霜雨雪剝脫得有些模糊了。隻不過證實了在這個地方,的確存在著這個毫不起眼、毫不聞名的公園。
其實隻要走進那座石門,轉過那片刀劈似的岩石,根本不用拾級而上,幾乎所有人就會開始吐槽,用宜昌話說,就是“上了坤(kun)大個當!“那裏不但沒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沒有茂密的樹林、怒放的花朵,也沒有拉二胡、唱京劇的老人,相依相偎、竊竊私語的情侶,甚至沒有幾乎所有的公園隨處可見的、能夠拾級而上的石板鋪成的小路、讓人可以攙扶一下的欄杆、各種路線的指示牌,就連最起碼的水泥路麵都看不見,這不是典型的麵子工程又是什麼?
不過還是一代偉人說得對:“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到這裏,豈能因為名不副實而輕易放棄?宜昌人除了眾所周知的惰性,還有一股韌性。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總是躲著走、繞著走、回頭走,那除了固步自封、見異思遷,自嘲的咕嚕一聲“識時務者為俊傑“安慰自己以外,還能有什麼出息?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個精神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一種超越、一種不甘落後的血性和品節。滄海桑田,歲月更迭,人間巨變,距離鎮鏡山公園一步之遙的那座萬裏長江第一壩正是用自己的曆史向世人啟示了這一點。
登山的好處很多,可以使雙腳靈活有力,也可以促進毛細血管功能;可以強筋健骨,也可以明顯提高腰部和腿部的力量,還加強心肺功能,所以,越來越多的城裏人愛上了登山這樣的運動項目。我們不是萬科的王石,沒有那麼多的財富支撐自己去攀登世界所有著名的**;我們可以是驢友、也可以是背包客,但不要異想天開、膽大妄為的或者專挑荒無人煙的地方去冒險,或者鑽到深山老林裏盡給人家武警戰士添麻煩。
其實宜昌周邊像鎮鏡山這樣高不過百米、卻延綿起伏數公裏的山峰比比皆是,隻要是處在白居易所說的“登山力猶在,遇酒興時發“那樣的狀態,都可以去“會當淩絕*,一覽眾山小“,都可以去想象那種“白石臥可枕,青蘿行可攀。意中如有得,盡日不欲還。人生無幾何,如寄天地間。心有千載憂,身無一日閑。何時解塵網,此地來掩關“的那種瀟灑。
鎮鏡山公園不過就是一個虛名,從那個石門**就開始一路登山。山上幾乎沒有樹木、也沒有人工培育的花草,除了那些被鄰近的居民占地為王分割的一片片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菜地,幾乎無風景可看,羊腸小路就是在那些彎彎曲曲的田埂上出現的。偶爾走到山腰的一棟兩層建築物前,卻引來兩隻看家狗狂吠,有些勢單力薄,隻得狼狽退後,不料卻找到了上山的正確道路,這也叫因禍得福。
雖然無風景可看,不過看看那些菜田裏那些齊腰深的玉米杆、綠油油的黃瓜葉、爬上竹架的豇豆絲瓜,還有一蓬蓬的嫩得能捏出水來的空心菜……即使是空氣中有些糞便的臭味,還有些成群的小飛蟲在頭*橫衝直撞,還是很有些田野風光的。突然想起那首根據龐龍的《兩隻蝴蝶》改變的《我們一起去偷菜》:“親愛的,你慢慢走,小心前麵的那條狗。親愛的,你慢慢偷,記得看看有沒有遺漏。親愛的,你跟我走,穿過柵欄就不要等候,親愛的,你跟我偷,**菜地就趕緊下手。“
嗬嗬一笑,心情頓時就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