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悄悄(1)
夜,靜悄悄,靜悄悄。
它如同聖女貞德,
現著一張有些蒼白的臉麵,
披著一身素雅的青紗,
抿著充滿仁慈的嘴唇,
掛著與人為善的微笑,
邁著對主無比崇拜的步伐,
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宗教;
它也如同徐悲鴻的水墨,
主張的是線條與造型,
追求的是油畫的結構與國畫的改良,
奔馬在巴山蜀水間馳騁,
西陵峽口的那座城市的夜色就顯得格外妖嬈。
是的,
那既沒有首都十裏長街的神聖,
也沒有上海灘十裏洋場的奢華,
不過神聖偉大和奢侈豪華又怎能與美麗恬靜相比較?
街頭的燈光也許沒有那麼星光燦爛,
可萬家燈火傳遞的是一種安寧祥和;
四周的群山也許沒有那麼雄偉壯觀,
可或高或低、或直或曲的剪影也一樣俊俏;
空中的一鉤明月,
草叢中的流螢閃爍,
牆角的蛐蛐叫,
還有夜讀的燈光,
就構成這座城市靜夜的美妙!
…………
對了,千萬別忘了這是在火紅的年代,
也千萬別忘了*****的烈焰正在熊熊燃燒。
從破四舊、立四新開始的革命使大家知道了複辟的危險,
路線*爭的現實說明了修正主義確實存在,
被趕下台的最大的赫魯曉夫告訴大家這就是最大的勝利,
梅花正是因為喜歡漫天雪才會在叢中笑!
雖然依然是大字報、大辯論,
依然是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
依然是紅旗漫卷西風,
依然是對偉大領袖的無限熱愛,
可是圍繞著**又激發了派係爭*,
就有了打倒一切、懷疑一切,
就有了文攻武衛、全國山河一片紅,
也就有了革命委員會這個全新的權力機構的創造。
可是日月還是按照自然規律在照常運轉,
春秋冬夏、花開花謝,
陰晴圓缺、潮漲潮落,
熱風冷雨、此起彼消。
就連正牆上的那幅莊嚴的領袖像,
雖然在雷鳴般的萬歲呼喊聲中登上曆史的峰巔,
雖然在全民的“三忠於“、“四無限“的浪潮中
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無愧於“四個偉大“的創造,
可他依然是人而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