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悄悄(7)
夜,靜悄悄。
或者坐在桌邊,
和書中的人物交流,
隨著情節的發展、故事的展開,
隨著大幕的拉起、人物的登場,
跟著主人公體驗一把青春年少;
或者躺在被窩裏,
讀著詩詞歌賦,
學著馬列主義,
看著思想家的高談闊論,
誠心誠意的向那些哲人請教。
於是就有了一些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我的房間裏徘徊,
也有那些哲學、宗教界的先哲在高談闊論;
從拿破侖、巴頓將軍到希特勒、朱可夫,
從孫子、李廣、諸葛亮到嶽飛、孫武、曹*;
《戰爭與和平》讓我看到了俄法之戰,
《巴黎聖母院》使我認識了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達,
《紅與黑》裏的於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悲慘世界》讀來讀來有些枯燥;
經常沉浸在《三國演義》的戰場,
喜歡《水滸傳》裏的武二郎,
《西廂記》裏的張生膽大包天,
《宋詞選》裏認識了李清照;
我讀過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
也讀過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
《聊齋誌異》讓我愛不釋手,
讀過孫犁的《鐵木前傳》,
也朗讀過普希金的詩抄……
我喜歡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類書籍,
也喜歡曆史、地理、人文和航空之類的介紹,
我完全被知識寶庫的淵博迷住了,
投身在書籍裏麵不可自拔,
那源於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
也因為自身生活的單調枯燥,
加上對知識的渴望,
再加上對文學的狂熱愛好,
那應該是我的第一個讀書的**。
…………
夜讀是一種美的享受,
猶如隻身漫步在圖書館的書架間,
也好像一個人在琳琅滿目的博物館裏徜徉,
置身在高山之巔,
把正在冉冉升起的一輪朝陽遠眺。
夜讀是一種意境,
可以任思緒在書頁之間飄蕩,
情感會化成一匹駿馬,
在知識的原野上盡情奔跑。
我會為阿爾卑斯山的雄姿感歎不已,
也會為杭州西湖的斷橋引發幽思;
遙想著太平洋的寬廣無邊,
還會讀到獅身人麵像的似笑非笑。
斯巴達克斯從奴隸到將軍,
茶花女臨死也會打扮得好看才會見人;
丁玲的書怎麼都看不進去,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寫的真好。
李白會寫“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杜甫會*“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嶽飛會留下“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的豪情壯誌,
宋祁也會寫:“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喜歡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當然會為關漢卿的“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的形象叫好;
天知道我看過多少明清小說,
從曆史演義到英雄傳奇,
從神魔、公案到世情;
天知道我讀過多少作者的成名作,
從魯迅的《狂人日記》到郭沫若的《女神》,
從茅盾的《子夜》到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當然看過老舍的《駱駝祥子》,
也讀過朱自清那優美的《荷塘月色》;
張恨水的《啼笑姻緣》寫得不錯,
方誌敏的《可愛的中國》也不錯,
沈從文那部《邊城》寫得真好。
讀過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
也看過周立波的《暴風驟雨》;
當然不止一遍的讀過曹禺的《雷雨》,
不喜歡錢鍾書有些小資情調的《圍城》,
卻崇拜王國維的《人間詞語》;
還有一長串如雷貫耳的作家名字,
從楊沫、周而複、梁斌、賀敬之,
到魏巍、曲波、李季、馮德英……
在那種特定的年代,
擁有我這樣一個忠實的讀者,
他們那些大家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