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悄悄(8)
夜讀是一種忘卻,
讓人忘記了狂熱的狂熱的氛圍,
忘記了關心國家大事而亢奮的人群,
忘記了四分五裂的家庭現狀,
也忘記了兩派高音喇叭的叫囂。
隻注意到,
漢姆萊特在丹麥的城堡陷入沉思,
為了給父王報仇而寢食不安;
隻聽見杜十娘在**上撥動的琴弦,
李公子正與她共度花夜**;
隻看見了,
管森林夫婦在巴黎明媚的春天興致勃勃,
卻不知有人將女主人視為了進攻的目標;
那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麵,
千年等一回的白蛇,
遇到了老實憨厚的許仙,
為了愛情
與他相逢在杭州斷橋。
夜讀是一種記憶,
在使人忘卻了夜的寂寞,
生活的艱辛,
自身的悲慘,
命運的蹉跎之後,
卻讓人記住了許許多多的人物與故事,
記住了自己的審美觀不容混淆。
因為有了那麼多的記憶,
我的思想就能在奧林匹克山上飛躍,
就能在大漠邊關的烽火台上隨著狼煙扶搖;
就能在密西西比河上漫舟,
也可以從開羅飛到基輔,
漫步在凱旋門下的香榭麗舍大道;
因為記憶深刻,
我就可以隨著拿破侖向莫斯科發起進攻,
也可以跟著海明威去翻他的《老人與海》;
可以像一個牛仔似的飛快的掏出左輪槍,
也可以陪著屈原去讀他的那部《離騷》。
…………
夜讀是一種啟蒙,
隻要翻開書頁,
每一個鉛字都在向我露出歡迎的微笑;
我崇拜那些我所崇拜的大家,
我也熱愛那些書中的經典名言,
甚至包括每一個極其普通的標點符號。
《紅與黑》的書頁都已經泛黃,
我仿佛看見司湯達在冥思苦想;
《牛虻》的書頁早有些卷邊,
那是我讀過多遍的見證;
沒有分段的《唐詩三百首》讀得有些吃力,
好就好在五言和七言居多;
《大餅》的油墨似乎都沒有幹,
好像可以聽見主人公那顫抖的呼叫。
掩卷之後,
可以看見馬絲露娃從書中走出,
少女的青春已經過早地消逝,
麻木的肉體得服從困窘生活的需要;
眨眼之間,
好像可以看見小鳳仙在書縫中抿嘴一笑,
既有**女子的看破紅塵,
又有小女子靦腆的羞澀,
依稀之間還可以看見她那**的細腰。
每個時代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烙印,
每個階級的大家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所以在浩如煙雲的書海裏,
有人用直白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的情景,
有人用犀利的筆劃記錄了當時的狀態,
可也有人本來就是粉墨登場,
寫下的除了撒謊就是造謠。
感謝上帝的恩賜,
不僅創造了世界,
也創造了亞當和夏娃;
釋迦牟尼不屑一顧:
他才是三界的主宰,
芸芸眾生都是他的信徒;
老子嗬嗬一笑:
“諸位,
懂不懂‘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