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武漢月記(12)(1 / 1)

武漢月記(12)

8月6日晴

或者因為下雨、或者因為酷熱,反正幾日未出,在家裏養精蓄銳。今天上午抖擻精神,從洪山乘15路公交車到大東門轉乘10路公交車到終點站航空路,再轉乘3路公交車前往解放大道上的解放公園。

解放公園以前是外國商人辦的跑馬場,解放以後,一部分給了武漢市委,一部分就建成了公園,所以規模很大,也全是現代布局。我以前對這個地方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家一樣,因為那個時候,現在叫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的院址就在與解放公園不遠處的黃埔路,現在的161醫院所在地,那個時候叫陸軍醫院,我們一幫孩子經常結伴到這家公園來玩,當然不會和現在這樣花三分錢買門票,翻牆而過既是。

在江漢區消防隊門前下車,對麵就是解放公園,最高指示的宣傳牌和**魚展覽的廣告分列左右,想想就有些滑稽。步入園中,一條中央大道筆直伸向遠處。左側林蔭下的長排櫥窗裏是圖片宣傳,右側草坪上是兒童遊藝場,因為天熱,幾乎看不見玩耍的孩子。順著那條大道一直走到盡頭,可見一冷飲部,這兒的人很多,因為有汽水、冰棒和酸梅湯,還有電風扇。

沿著一條幾乎幹枯的快要見底的溪流邊的砂石路一路向前,可以看見一個空無一人的露天劇場,樹蔭下有眾多的茶館,不少的老人一邊納涼一邊喝茶一邊打牌下棋,也是一種休閑,在一大片草坪中間,有一個圍廊的現代遊亭,外形很別致,走進去彎彎曲曲的拐了不少彎,中間是一個八角形的水塘,花了些氣力才**人群,和大家一樣伸長了脖子莫名其妙的凝視著水麵,半天才發現水裏有幾隻懶洋洋的呆在石頭縫裏、偶爾才升到水麵上換口氣的**魚。

這種學名叫大鯢的**魚據說是我國特有的兩棲動物,平時動作遲緩,隻有在捕食的時候才會變得異常靈活,這批來武漢展出的**魚是在恩施地區捕獲的,最長的有一米長、體重達十三公斤,現場人多得要命,又沒有人解說,亂哄哄的,隻好再拚出一身汗擠出來,去看說明和介紹,才知道**魚肉質細嫩、味美,可惜是瀕危動物,不準捕殺,而介紹中說,這種很奇異的黑魚壽命能長達六十到八十年,又一次印證了一個真理:不動才能長壽。

雖說是看了些奇異動物,可是擠出了一身汗,還沒有人現場解說,有些不甚滿意,就從解放公園出來,乘坐2路電車從解放大道的黃埔路到達中山大道的六渡橋。這裏的地名已經改成了前進一路,可這裏在武漢人的口裏還是依然叫做“綠豆橋“,有趣的是,這個中山大道與三民路交彙之處既沒有橋、在官方的戶口門牌上,也沒有這個地名,但這裏就是漢口最繁華之處,不僅人來車往,而且以“六渡橋“自居、並做成招牌的商鋪不在少數。

我們走進了那座很大的工藝美術大樓,其實一樓所出售的商品就是一百貨商場,簡略瀏覽一番就直上二樓,二樓左邊大廳賣些樂器,從二胡到小號;當然會有筆墨紙硯和一些演出服、芭蕾鞋之類的,其中有化妝品櫃和玩具櫃,一看就是取悅於女人與孩子,也是提高銷售的好方法。右側大廳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工藝美術展區,那些黃楊木雕的金魚,刀法似乎很幼稚;不過那些石雕的小鳥、小猴之類的動物還是很不錯的。隻是更多的卻是領袖像、工農兵英雄人物,還有一些過於失真的塑料花。

不過有兩件展品很值得一看:一件是牙雕《交際舞》,就麵部表情來說,少女的靦腆羞澀、青年的瀟灑自如,展現的淋漓盡致,無論是衣服的飄逸、身體曲線的流暢、舞蹈動作的一氣嗬成都栩栩如生。還有一件也是牙雕,被題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底座之上的一個圓球有四層,一層為花草,二層為**,三層為人物,四層為國宴,每層之間自成體係,鏤空的每一層都能自由轉動,工藝之美妙、刀法之精湛,真是令人稱絕。就是價錢也十分可觀:2204。42元,一看就是取悅於老外的。我隻是買了幾張印製得很精致的書簽而已。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