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吻(10)
十、第三次
新街有不少房屋都早已老態龍鍾、搖搖欲墜,也有幾棟剛建成的多層建築,不過,不管是磚牆還是水泥牆,不管是土牆還是板壁,一般都用石灰和油漆白底紅字寫滿了“***語錄“或各種革命口號和標語,打上了*****的時代烙印。不過街上那一大片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瓦房*,遠看灰蒙蒙的一片,像城市中漂浮著的一層薄薄的青霧,迷迷蒙蒙,飄飄渺渺,折*出曆史的厚重與滄桑感。
第三次是一次鮮為人知的約會,提議是她發起的,看電影。電影名字早就忘記了,坐在相鄰的兩個座位裏,即便是在放映大廳,兩個人依然有些拘束,不知道是害怕前後左右會有我們認識的熟人,還是擔心對方會有抗拒心理。反正電影是看過了,放的什麼內容不記得了,說沒說過話不記得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那是一個月夜,因為嚴重的電力不足,路燈都十分昏暗,很有些約會的氛圍,我們倆走在月光比燈光更顯得明亮的街上,說的幾乎沒有一句與彼此相關的話。本來是送她回家的,可她卻執意要送我,就又從新街、獻福路、環城東路到四新路。其實兩個人都知道,繞著半個宜昌老城走了大半圈,廢話也說了一大堆,感情自然就向前一大步,最後的謎底僅僅隻是隔著一層薄紙,可誰也不主動去捅穿,或許還是各有各的顧慮吧。
話題還是我這個男人提出來的:“這樣的月夜,你曾經看見過嗎?“她懂得我問話的實質,猶猶豫豫的沒有回答。前麵拐彎處有一棵法國梧桐,張揚的枝條、寬大的樹葉,月光下還有一片小小的陰影。我搶先一步,攔住了青山、攔住了綠水,也攔住了無疾而終的結局。我多少有些不解:“為什麼不回答?“
電影《柳堡的故事》的主題歌是怎麼唱的:“小哥哥為什麼呀,不呀開言?“可她是女旁的她,不是小哥哥而是大姐姐,用宜昌話說,她完全是被我“逼到幹坡上了“,就有了些苦笑,聲音有些淒然:“有過,可是後來都隨風而去了。“我有些追根尋源、窮追不舍:“現在呢?“她的聲音很輕:“這不是如你所願嗎?“
其實那句回答是被逼出來的,並非出於本意,所以我不太滿意很正常。事實上,我對這個嬌小、豐滿的女子不太了解,對她的目的、要求和進取都難以看清,不知道是想認識一個街坊鄰居,還是結交一個有著相同文學愛好的書友?不知道是想體驗一下**的神秘,還是想紅杏出牆?這是基於那個夕陽如火的工地值班的約會到了關鍵時候的突然退縮,也是基於她約定今晚去她家,似乎有些翻雲覆雨,又似乎是按部就班的步驟。
不過,我們似乎還是不太了解。她幾乎不認識我工作之餘的那些狐朋狗友,我也不了解她在回家以後的另一種表現;她不了解我的生活的另一麵是個很低調、也很有野心的家夥,我也不清楚她的愛好和過去,所以當她第一次在我麵前給自己點燃一支香煙的時候,我有些驚訝:“沒想到你會抽煙!“
“女人就不能抽煙嗎?“她把香煙從唇邊拿走,話語是隨著煙霧從她那標準的**小口中出來的:“為什麼就隻準你們男人抽煙,就看不慣我們女人抽煙?女人也有膽大的!“
那麼,今晚到她家的約會也是其中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