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吻(14)
十四、就走後門吧
站在新街上,身前身後都是熙熙攘攘的認識或不認識的路人,夕陽已經西沉,但陽光還在;她手裏捏著一個買菜用的尼龍網兜,臉上沒有任何異樣,不過就是小聲的對我補充了一句:“如果前門鎖上了,就走後門吧。“
有人介紹過:中國古代的很多規矩都是漢朝創立的,那個時候的官府衙門大門都是坐北朝南。前院都是處理公事的,如果是職位高到可以攜帶家眷上任,官員的妻兒老小通常都安置在衙門後宅。平素公務往來,客人走的全是前門,隻有私交甚好的朋友或者自家的晚輩才走後門入內。後來,貪佞之風大行,行賄和聯絡感情都是走後門進去的,“走後門“一詞也由此而來。
我就知道,作為她家的客人,我是可以堂而皇之、正大光明的從前門而入的,坐在她家堂屋裏喝茶抽煙說話,當然就會被其他的人看見的;強盜和公安局的人是破門而入的,走後門的一般就是有求於這個家的主人,或者是因為某種原因不想讓其他人發現自己的行蹤的。我應該是屬於後一種,別有用心也好,有所企圖也罷,反正我也喜歡低調一些。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低調辦成的,高調隻能引人注意,帶來的後果就是群起而攻之。
她家的後門是單扇的,沒有油漆、又窄又薄、隻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的那種,湊近看還有一道細縫,俗話怎麼說的?“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現代科學發現,拱麵的哈哈鏡也可以改變人的視線,鴨蛋臉可以變成大餅臉,骨瘦如柴可以變成大胖子。不過我知道,至少在目前的狀態中,她不會把我看扁,因為她清楚,她的那個邀請對於我們兩個人都意味著什麼,暗示是一種語言,小小的,可行動極有可能是大大的一步,就和那天她邀請我陪著她值班一樣。
我順著架在基腳深坑上的竹跳板走過去,前後左右都是沐浴著夕陽光彩的建築工地;那棟住宅樓的新建剛剛開始,滿地都是破磚亂瓦,沒有腳手架、沒有建築材料,也沒有混凝土攪拌機,隻有我廠做的那些竹跳板一塊接一塊的延伸,得上一個小坡,坡上有一臨時搭建的工棚,工地上一個人也沒有,靜悄悄的,舉手敲門,門應聲而開,出現在我麵前的除了那一頭蓬鬆的卷發,那張還算好看的臉蛋上含蓄的笑意,還有那雙熱情和大方的眼睛:“快請進!“
我就走了進去:工棚裏十分簡陋,除了手推車、施工用的鋼鍬、鋤頭、十字鎬,就是堆得像一座小山似的水泥包。等等,還有一張單人*,一個馬蹄鬧鍾。她在我身後遞過來一把小木椅:“王大公子,這裏比不上你的辦公室,隻有這一個能坐的東西。“她從角落裏提出一個瓦匠用的灰桶,翻過來,底朝天,鋪上一張還算幹淨的水泥包裝牛皮紙,一邊擦著手裏洗衣留下的肥皂泡,一邊笑盈盈的坐下:“真好,就我們兩個人!“
我們的一切幸福似乎都應該從那個時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