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吻(17)
十七、行動決定一切
不過一般的時候我都是保持沉默,聽她講關於她的故事:她當然是武漢人,少女時代也是能歌善舞的,這從掛在牆上的那張她參加市商業係統文藝調演,表演過具有鄂西風格的《背簍舞》的照片可見一斑;她是一個女強人的類型,上學的時候一定要爭第一,來到宜昌以後,也是用自己的勤勞好學和極強的領悟從她們那一批**商業係統的女孩子中間脫穎而出,也用自己的優良表現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青睞。這話至少有一大半是真的。
從掛在牆上的他們的結婚照可以看出,她的男人長得很端正,和我同姓,五百年前也許我們還在同一個鍋裏吃過飯呢,他參過軍、當過兵,轉業後能得到一個還算能幹的女人,還能當上煤建公司的科長,如果不是身體不行、衰弱多病,也算是春風得意。這是她給我解釋的,我相信這一點。其實我也曾經在街上碰見過那個男人,瘦瘦的,麵有病態,一件中山裝穿在他的身上就像是掛在衣架上似的空蕩得很,偶爾也打個招呼,就是不知道有一股暗流正在他所不知道的地方星城死水微瀾。
她有些不滿意我總是喜歡當聽眾:“你總是這樣沉默寡言嗎?“我苦笑了一聲:“我們老王家都不善於言語,總是行動長於言語!“她就給了我一個燦爛的笑容:“這是不是意味著你喜歡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我*喜歡有這樣一個機會說出我的心裏話:“不信的話,你給我一個機會試試?“她就很嫵媚的抬起了眼睫毛,定定的望著我說:“難道我還沒給你機會嗎?“我說出了關鍵的話:“我需要一個能準確表達自己意思的機會。“於是,就有了今晚的約會。
我們經常兩個人在夜幕下的街頭巷尾散步,也會說一些話。那個時候,兩個人剛剛都看完了再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就不知不覺談起渥倫斯基和安娜在沙發上**的那個場麵。我認為“從渥倫斯基跪倒在安娜的石榴裙下開始,兩人的分歧就產生了,一個追求的是精神上、感情上的,而另一個追求的卻是物質和身體。“
她不讚成我的觀點:“渥倫斯基其實就是一個配角,隻有安娜才是那場愛情悲劇的編劇、導演和主角。她滿懷信心的向往著自由自在的愛情和靈與肉的結合,可惜就是碰上了一個紈絝子弟!““等等。“我從她的話裏聽出了一些沒有說出口的意思:“我可不是紈絝子弟。“她顯然沒有想到我會立竿見影的理論聯係實際,臉上有了些一點點紅暈,因為走在有些暗黑的街上,她就用圓滾滾的肩頭碰了碰我,聲音裏多了些羞澀:“人家是書評,根本不是說你。“
恩格斯說過:“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麼和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伏爾泰也說過:“人生來是為行動的,就像火總向上騰,石頭總是下落。對人來說,一無行動,也就等於他並不存在。“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也是寄希望通過一步步的行動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