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95:Wilkens成為史上獲勝最多的教練
Danny Manning並沒有在老鷹停留很長時間,他在夏天就選擇成為自由人與太陽簽約了。老鷹在1994-95賽季之前做出了一個重大的交易,Willis和一個未來的選秀權到熱火,Steve Wmith,Grant Long和一個未來的第二輪到老鷹。這個交易和Danny Manning的出走讓老鷹的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鷹從一支依賴於前場攻擊力的球隊變成以後衛為核心。當blaylock和Smith表現出色的時候,球隊就是一支優秀的隊伍。Blaylock在那個賽季平均有17.2分和7.7個助攻,並且以199個三分打破了球隊三分命中數的記錄,而Smith也有16.3分的貢獻。同時Blaylock也以2.5次搶斷名列聯盟第四,並且再次入選了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在3月22日,他得到了職業生涯第1000個搶斷,這是NBA曆史上第四快的成績。Sta轉到了小前鋒的位置上,和L組成了前場。老鷹在進攻上受到了很大的困擾,他們平均每場隻能得到聯盟第四差的96.6分。在得到100分或以上的比賽裏,他們的戰績是26-4。但是球隊在防守端卻相當出色,把對手的得分限製到95.3分,列聯盟第三。最終球隊以42-40的戰績結束了常規賽,並且在季後賽第一輪被步行者橫掃出局。1994-95賽季老鷹最大的亮點是主教練Wilkens,那在他的第22個賽季,在1995年的1月6號,老鷹擊敗華盛頓子彈隊,而Wilkens超越了Auerbach的938場勝場成為曆史上勝場最多的主教練。
1995-96:老鷹進入季後賽
盡管老鷹在95-96賽季沒有一個人的平均得分上到20,籃板或助攻上到10,但是Lenny Wilkens卻帶領球隊打出了成績並且創造了自己的傳奇。在3月1日,老鷹以74-68擊敗了騎士,Wilkens成為NBA曆史上第一個勝場超過1000的教頭。更重要的是,這場裏程碑似的比賽的勝利讓老鷹繼續了前進的步伐,最終進軍季後賽。在進攻上Steve Smith的18.1分領銜全隊,而防守上Mookie Blaylock的 2。62次搶斷也格外耀眼。球隊在賽季中期引進了 Laettner,他的14.2分幫助老鷹鞏固了中鋒的位置,並將球隊送進季後賽。Wilkens在賽季結束的時候取得了1014場勝利,也讓老鷹成為了中部賽區的第四。在季後賽第一輪裏,老鷹讓人驚訝的以3-2力克步行者進入第二輪,但是之後他們還是以1-4被奧蘭多魔術隊淘汰出局。
1996-97:Mutombo幫助老鷹起飛
老鷹研究了1996年夏天的自由球員市場,並且得到了可能是他們最大的收獲。Dikembe Mutombo,一個來自紮伊爾7尺2的中鋒,他立刻把老鷹變成了NBA防守最 好的球隊之一。Mutombo,作為老鷹的8個新人之一,帶領球隊取得了56-26的常規賽成績,之後又在Lenny Wilkens4年的執教期間第三次在分區半決賽止步。Mutombo在聯盟的蓋帽和籃板榜上都排到了第三,並借此職業生涯第二次獲得了NBA年度最佳防守球員,而他最大的對手居然是隊友Blaylock,後者場均能聯盟第一的得到2.72次搶斷。老鷹的防守是專長,而進攻也不再是軟肋。 Laettner打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一個賽季:18.1分和8.8個籃板。他和Mutombo同時入選了東部的全明星陣容。後場的Steve Smith和Blaylock的表現也很出色,前者得到全隊最高的20.1分,後者也有17.4分和5.9個助攻的表現。在12月17日,老鷹在109-73大勝小牛的比賽中創下了單場投進19個三分的NBA曆史記錄。在1月,球隊也取得10連勝,並且在最終取得了球隊曆史上第7個50勝賽季,其中主場的戰績是36-5,平了球隊的主場記錄。在季後賽的第一輪,對手是老鷹,球隊在第五場決勝的比賽裏最終獲勝。而第二輪的隨手是最後的冠軍公牛隊,盡管他們在第二場擊敗了之前14連勝的公牛,但是這場失敗似乎點燃了公牛的怒火,最終老鷹以1-4被淘汰。
1997-98:老鷹克服障礙
1997-98賽季的老鷹隊要處理比共享場地更多的問題。因為新主場在建設,所以老鷹隊必須和Geia Tee體育館。盡管碰到了這樣的問題並且麵臨著嚴重的傷病,老鷹依然以50-32結束了常規賽。老鷹的開局很華麗,他們平了湖人11-0的曆史最佳開局。一切都很順利,直到傷病的出現。包括Steve Smith, Alan Henderson, Mookie Blaylock和 Laettner都受到了傷病的影響。主教練Lenny Wilkens繼續著他傳奇般的表現,在二月又有了兩個裏程碑似的成就。在2月10日他在對雄鹿的比賽裏取得了第1100場比賽,並且在2月18日對網的比賽裏執教了他教練生涯的第2000場比賽。Steve Smith和Motombo一起得到了全明星賽的出場機會,前者場均的20.1分是老鷹的最高,並且憑借出色的社區服務和慈善工作得到了肯尼迪公民獎。而Mutombo也有一個很好的中鋒賽季,平均每場得到14.4分和11.4個籃板以及3.38次封蓋。在球季結束的時候,他再次成為最佳防守隊員。他們倆也並不是老鷹所有的榮譽獲得者,前鋒Alan Henderson被評為該賽季的最快進步球員,而Blaylock則是搶斷榜的第一名。但是個人的成就並沒有給球隊帶來季後賽中的成功。第一輪對黃蜂的比賽中,老鷹在夏洛特第四場的客場比賽中被淘汰,讓他們隻能期待在下賽季全新的球館裏再次對冠軍發起衝擊。在這個在Geia Dome進行的賽季中,老鷹打破了NBA單場上座人數的記錄,在對Chicago Bulls的比賽中,他們一共吸引了62046名觀眾。老鷹同時打破了隊史上座人數記錄,平均每場能吸引17450人。
1998-99:老鷹搬新家 防守永不息
盡管因為勞資糾紛,賽季並不完整,而且新主場還沒有建成,但是他們31-19的戰績依然讓他們連續第七年進入季後賽,並且最終闖進了第二輪。老鷹的防守依舊出色,隻讓對手得到83.4分。Dikembe Mutombo和Mookie Blaylock是防守的核心,前者有聯盟第四的2.94次封蓋,後者有2.06次抄截。在季後賽的第一輪比賽中,老鷹以3-2擊敗了活塞隊,但是之後他們被尼克斯4-0橫掃出局,前鋒Alan Henderson因為臉部受傷隻在季後賽裏出場了4分鍾。有三個主力隊員都在常規賽時缺席了大量的比賽:LaPhonso Ellis因為疝氣缺席了30場比賽;Steve Smith膝傷休息14場;Alan Henderson也因為背部、尾椎骨和眼部的傷勢缺席了12場比賽。老鷹隊依舊和其他球隊共用Geia Dome球館,因為他們代替Omni的新主場Phillips球館還依然在建,新主場將在1-2000賽季啟用。
1-2000:一個最糟糕賽季
在這個賽季,是所有糟糕賽季最爛的一個。在一個9-9的開局之後,老鷹在之後的比賽裏隻有19-45,最終以28-54的戰績結束了賽季,這也是老鷹曆史上最差的戰績。老鷹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新主場,他們在這裏的戰績是21-20。新秀Jason Terry給球隊帶來了希望,這位第十順位的新秀最終進入了最佳新秀第二陣容。Dikembe Mutombo再一次入選了全明星陣容,並且第一次占據籃板榜的首席,在封蓋和命中率上都排在第二位。在下一個賽季裏,主教練Lenny Wilkens被解職,球隊進入了Ler的時代。這位主教練在Pan Amerisas State, Florida和Illinois大學18年得到的成功終於讓他登上了職業籃球的舞台。
2er掌舵,球隊開始重建
雖然在2000-01賽季從戰績上來看不是很成功,但是球隊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之後的休賽期也保證球隊即便是在之後幾年沒有競爭力的時候也依然能讓球迷感到比較興奮。盡管球隊的失利場次再創新高(57場),但是Ler的球隊還是展現了很好的態度,在賽場上也相當努力。Jason Terry在他的第二年避免了新秀牆,他場均能得到全隊最高的19.7分,是1997-98賽季Steve Smith的20.1分以來最高的。一個在賽季中期進行的交易改變了球隊在未來的風格,他們把Mutombo換到76人,從而得到了76人的3個很有才華的隊員:Theo Ratliff, Toni Kukoed。Ratliff入選了2001年的全明星陣容,但是由於手腕受傷沒能參加。這個傷病甚至影響到了他的01-02賽季。3枚總冠軍戒指在手的Toni Kukoed都為球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由於後者的出色發揮,他也在夏天得到了續約。那年的選秀夜,老鷹通過交易得到了灰熊隊的Shareef-Abdur Rahim,這個有經驗而且年輕的2000年奧運隊成員要帶領他的家鄉球隊征戰之後的賽季了。
2001-02:進步明顯,傷病頻繁
很不幸,傷病成了2001-02賽季的主旋律,老鷹因為傷病缺席球員人次達到了319,創下NBA的記錄。盡管球隊裏依然有出色的個人表現,Rahim入選了全明星陣容,打出單場50分,並且有穩定的全麵表現。但是Theo Ratliff缺席的79場對球隊影響實在太大,所以球隊的戰績依然隻有33-49。Jason Terry星光依舊,他場均得到19.3分(連續第二年在19分以上),而且讓人興奮的新秀DerMarr Johnson也在第一年就體現出巨大的進步。老鷹在賽季後半段的成績相當solid,在全明星賽之後他們的戰績是17-16(之前是16-33)。Ira Newble這個在1月中旬簽約的球員給球隊帶來了頑強的防守,並且在之後的42場比賽裏先發35。在2002年的選秀之夜,老鷹再次做出交換,得到了國王的控衛Dan Dickau,為此他們付出了一個未來的第一輪,在第二輪,他們又選擇了澳大利亞人David Anderson。在八月上旬,球隊的陣容裏又加進了Glenn Robinson,一個全聯盟都排的上號的中投手。
2002-03:更換教練,但後半程表現強勁
在賽季之前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結果卻令人失望。在前10場比賽裏取得6-4的戰績之後,老鷹的戰績跌到了12-17,這也讓教練Ler失去了自己的飯碗。助理教練Terry Stotts上任,但成績依然低迷,隻有3-11。但是老鷹在1月中旬之後,終於有了複蘇的跡象,而且在全明星賽之後他們的表現開始穩定。說到全明星賽,2003年在菲利普斯中心舉行的比賽相當經典,經過2個加時的苦戰,西部隊以155-145戰勝了東部。在MJ最後的演出裏,Kevi以37分獲得了MVP。老鷹在那之後的戰績是16-17,其中4月是6-2。Glenn Robinson, Abdur-Rahim和Jason Terry合理能貢獻57.9分,成為NBA得分最多的三人組。另外的,Ratliff又在後半段重新找到了之前的感覺。
2003-04:場內和場外的改變
在03-04賽季的後半段,球隊的軌跡似乎不像計劃的那樣。總經理Billy Knight決定對球隊的陣容進行改造。在2月的10天內,Knight做出了3個主要的交易,給球隊在04年夏天創造了相當大的薪金空間。另一個主要的動作:在2004年的3月31日,老鷹,連同菲利普斯中心的所有權一起賣給了亞特蘭大的一個叫Spirit LLC的9人團隊。在球場上,Stephone Ja有了一個突破性的賽季,另外,新秀Travis Hanson和Boris Diaw也體現出了很好的將來。
2008:新世紀第一次進入季後賽
在一群年輕球員的帶領下,老鷹開始複蘇。 雖然最終3:4不敵當年的總冠軍凱爾特人隊,但讓人們看到了了這支年輕球隊的希望。
2009:老鷹隊再接再厲
在首輪大戰7場淘汰熱火隊後,殺入東部半決賽,可惜被騎士隊以4:0橫掃。
新澤西網隊
網隊於1976年加入NBA。天有不測風雲,球隊因勞資之爭將“J博士”轉賣給費城76人隊而急轉直下,從ABA的強隊淪落成NBA中的弱旅。進入90年代,就在網隊連續3次重返NBA季後賽之即,28歲的南斯拉夫籍得分後衛德拉讚-佩特羅維奇在德國遭遇車禍,球隊東山再起的願望再次破滅。1997-98賽季,在範霍恩等新人的領軍下,網隊再次殺入季後賽。
早在1967年剛剛進入ABA時,聯盟就希望球隊能夠在媒體雲集的紐約城紮根以壯聲勢,與NBA分庭抗禮。 一年後球隊終於如願,隊名也從原來的“新澤西美洲人隊”更名為“紐約網隊”。 其後,雖然在新澤西與紐約之間輾轉並最終落戶新澤西,但是網隊始終對紐約依依不舍,與紐約尼克斯隊結下了無休無止的德比宿怨。網隊直到1972年球隊才首次挺進總決賽,雖以2:4告負,但首次引起紐約新聞界的青睞。隨著“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的加盟,球隊脫胎換骨,在1974年至1976三年間兩奪總決賽冠軍,為球隊在ABA的曆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與此同時“J博士”憑借出神入化的球技贏得了一次ABA賽季MVP和連續三次常規賽MVP。 雖三場盡墨,卻贏得了公牛隊和全聯盟的尊重。隨著打鐵後衛賈森-基德、肯揚-馬丁、文斯-卡特的陸續加入,2001-02賽季,網隊厚積薄發以常規賽52勝30負進軍季後賽,依次將步行者隊、黃蜂隊、凱爾特人隊等強敵擒下,成為東部聯盟的新科狀元。在總決賽中,網隊雖然被如日中天的湖人隊以4-0橫掃,但東部霸主的地位已然確立。2002-03賽季,曆史重演,網隊再次東部登頂,同樣失意總決賽。之後幾個賽季網隊則未能進軍東部決賽,調整再所難免。 “網”指的就是“籃網”,是籃球運動中不可缺的要素之一。網隊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一方麵是為了和籃球攀上點關係,另一方麵是因為早在新澤西網球隊成立之前,紐約已有棒球隊METS和橄欖球隊JETS,當時這兩支球隊已羽翼豐滿,網隊起了這兩個隊的諧音S,其實也想沾一下它的光。 08-09賽季 盡管哈裏斯迎來大爆發 場均拿下21.3分6.9助攻 無奈易建聯表現極遭 最終無緣季後賽
09-10賽季 盡管洛佩茲爆發,但當家球星哈裏斯受小傷困擾整個賽季,籃網的運氣也差到了頂,最終意外墊底. 10-11賽季 籃網送走了易建聯,得到了探花秀費沃斯,同時形成了洛佩茲和哈裏斯兩大核心,戰績稍有改觀,但依然很難打進季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