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隊詳解五(3 / 3)

1988-1989:63勝,新的球館和新的世界冠軍

在16勝66負探到穀底的九年後,活塞走到了世界籃球的巔峰。他們在1988-89賽季獲得63勝,是球隊曆史最佳。這個賽季活塞搬了新家,也就是有21454個座位的奧本山宮殿。球隊開局不是很好,但在賽季中期將艾德裏安·丹特利和本隊的首位選秀權交換達拉斯的前鋒馬克·阿圭雷之後〔他平均每個賽季得分是25分以上,又譯作阿圭爾〕,球隊沒有發生任何負麵的化學反應,反而增進了團隊的精氣神。活塞現在成了聯盟最好的球隊。他們有一個以後衛為主導的進攻體係,主要是伊塞亞·托馬斯和喬·杜馬斯,一個堅固的工作標準者,並以他們強硬的防守樹立了壞孩子的形象。(當比爾·蘭比爾在1月29號因打架停賽一場時,他也因此中斷了自1982年連續685場參賽的紀錄。) 活塞隊的領袖是托馬斯,他那天使般的微笑掩蓋了他凶狠的競爭的本性。他能投能突,並且在聯盟助攻榜上位列前茅。他後場的戰友杜馬斯也同樣有著巧妙的技巧,盡管他不被設計成能傳很多球,他是一個令人畏懼的防守者。蘭比爾是一個粗獷的內線選手,但卻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中鋒;他的遠距離投籃成為活塞隊進攻的商標式標誌。另外,蘭比爾逐漸變得粗野,讓自己成為一個對方球迷深為痛恨的人物。這些具有明星潛質的選手們被一幫角色球員和專家們大大加強了實力。阿圭雷有著比其他NBA進攻型選手更多的創造性。威尼·約翰遜願望強烈的連續投籃。丹尼·羅德曼,裏克·莫霍恩,詹姆斯·愛德華茲和約翰·薩利每個人都是前場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分享上場時間。賽季末杜馬斯和羅德曼入選NBA第一防守陣容,這也是羅德曼連續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的第一次。托馬斯場均得分18.2分,為全隊第一,但得分的任務由大家分別完成,五名隊員的均分都超過了13.7分。羅德曼仿佛有一個永遠不會對籃板球判斷錯誤的鼻子,以場均9.4個籃板占全隊首位,並令人難以置信地以命中率0.595占聯盟首位,主要是因為他的得分均為無人防守上籃(point-blank layups)所致。活塞得了該賽季NBA最佳戰績63勝19負,並在季後賽中讓幾個對手一敗塗地。在前兩輪裏他們橫掃波士頓和密爾沃基,芝加哥公牛隊給他們造了些小小的麻煩,在東部決賽中雙方戰了六局。如同上賽季的NBA決賽一般,這次總決賽還是同樣的對手。但結局是誰都沒有意料到的。湖人隊先後折了得分手斯科特和魔術師約翰遜,因而,活塞隊輕而易舉地四比零橫掃對手。此前,喬杜馬斯一直是個影子底下的秘密,沒有人認識到他的價值,除了活塞隊。但是真金終會閃光,在總決賽中,杜馬斯場均得27.3分,助攻6.0次,被選為總決賽MVP。在17場季後賽裏,活塞平均隻讓對手得92.9分,是NBA曆史上自1954-55賽季實行24秒進攻法則來最少的一次。

1989-1991:托馬斯率活塞重續表演時刻

活塞隊在1989-90賽季再次獲得總冠軍。上一場總決賽,他們的對手傷的傷,病的病,連他們自己都覺著勝之不武。這次的總冠軍卻是他們最好的回報。從1月23號到2月21號,他們13連勝,創下俱樂部的最好成績。接著他們輸了一場,不過又打出一個12連勝,也就是從1月23號到3月21號獲得25勝1負。此時,活塞隊最顯著的品質就是他們懲罰性的防守。這個賽季,他們平均隻讓對手得了聯盟最低的98.3分。邁克爾·喬丹率領芝加哥公牛隊進入了東區決賽。但底特律在七局比賽中勝出,並以四比一擊敗了波特蘭,獲1990年的總冠軍。伊塞亞·托馬斯當選總決賽MVP。在登峰到極的兩個賽季後,活塞還是一個堅固的整體,但開始有些鬆脫了。底特律的常規賽戰績是50勝32負,但卻被最終的總冠軍公牛隊在東區決賽中橫掃。底特律的商標式防守使俱樂部創下了紀錄:他們平均讓對手隻得96.8分。喬·杜馬斯,他在進入聯盟後的六個賽季裏一直在提高他的平均得分,現在以場均20.4分成為球隊的第一得分手,為托馬斯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火力。他還創造了一項俱樂部紀錄,即連續命中62次罰籃。丹尼斯·羅德曼連續第二年榮獲年度最佳防守隊員,他還和杜馬斯一起入選NBA第一防守陣容。

1994-1995:希爾照亮活塞失望的賽季

底特律師活塞在1994-95賽季開始時,隻有兩名球員參加了1992-93賽季的比賽,並且隻有喬·杜馬斯一個人來自於他們的冠軍年代。缺乏經驗,球員彼此的不熟悉,以及傷病,使底特律經過一個艱苦的賽季,他們隻獲得了28勝54負,列中區最後。球員不斷的傷病累加起來的話,足有194場。傷兵滿營,有些時候看起來球隊好像都湊不夠一支球隊。球隊這個年度使用過25套不同的先發陣容。但總有些積極的因素和理由。新秀格蘭特·希爾的優秀遠遠超過預期,並以場均19.9分成為球隊的第一得分手。已然成名,並且是球迷的最愛,希爾在全明星投票時是前所未有的得票最多的新秀。賽季末他和達拉斯小牛隊的賈森·基德一起當選為最佳新秀。後衛阿倫·休斯頓在賽季末的比賽中表現搶眼,在最後的21場比賽中率隊勝出13場。在全明星後的36場比賽中,他場均得21.6分。經驗老到的超級巨星杜馬斯在隊友的強勁表演下略遜風采,但也有值得追憶的時刻。在11月8號對陣明尼蘇達森林狼的時候,他平了NBA單場投中三分最多的10次,在賽季中間的時候,又第五次入選全明星。賽季後,球隊發生了一些變化。主教練唐·查奈被原芝加哥公牛隊的教練都格·科林斯所取代,分管籃球的副主席比爾·麥克基尼也從職位上退下來。

1995-1996:科林斯率活塞重回季後賽

在1995-96賽季活塞隊最為中樞的人物不是經驗老到的喬·杜馬斯,和活塞的光榮有最後聯係的人,也不是阿倫·休斯頓,他如同進攻發電站一般場均攻下19.7分。也不是格蘭特·希爾,他在球隊的得分、籃板和助攻上都名列前茅。最為關鍵的人物並沒有穿隊服。都格·科林斯在第一年執教活塞隊時,就率隊自1991-92賽季以來重返季後賽。球隊46勝36負,比上賽季提高了18場。在季後賽中,雖然他們第一輪就被奧蘭多魔術淘汰,活塞看起來仍是一支上升中的隊伍。對啊,也許希爾,休斯頓,杜馬斯和其他所有的球隊人員都與這份成績密不可分。尤其是希爾,他已成為最耀眼的明星,甚至超出了邁克爾·喬丹,成為全明星賽的得票王,這也是他第二次獲此佳譽。希爾以十次三雙列聯盟首位,並以場均20.2分,9.8 個籃板和 6.9 次助攻在這三項上均處於聯盟的前20名。賽季後,他作為夢之隊的成員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並獲得金牌。盡管希爾是活塞隊的主力隊員,底特律還依賴其他許多球員才達到整體的效果。杜馬斯和奧蒂斯·桑普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影響力,特裏·米勒作為前鋒線上的板凳人員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休斯頓成為聯盟中首要的急投手之一。賽季後,底特律因為休斯頓作為自由球員轉會受了不小的打擊。

1996-1997:希爾,活塞隊重鑄前鋒

離隻獲28勝的賽季才隔了兩個賽季,底特律活塞隊就位居頂尖球隊之列,他們獲得了54勝,並第二次進入季後賽。盡管在第一輪中他們負於亞特蘭大老鷹隊,球隊的急速進步要歸於教練都格·科林斯。活塞的冉冉升起,與前鋒格蘭特·希爾的成長也是平行的。作為聯盟最為多才多藝的球員,希爾在1996-97賽季創造了13次三雙的紀錄,場均21.4 分,9.0個籃板,7.3次助攻和1.8 次搶斷。連續第三次入選全明星。他還是觀眾尖叫聲的製造者,但他遠不是個人表演者。林得賽·亨特和喬杜馬斯提供了後場火力。杜馬斯,在他的第12個賽季中,平均攻下14.7分,並以0.432的三分命中率列NBA第四。亨特場均得14.2分,是聯盟進步最快的球員之一。奧蒂斯·桑普(場均13.1分, 7.9個籃板)提供籃板支持,而身高6-10的特裏·米勒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三分投手,在命中率上以0.422列NBA第八位。底特律在4月13號終於攀上了最為艱難的峰頂,他們擊敗了衛冕冠軍芝加哥公牛隊,並結束了自己的連續19場對該隊不勝的紀錄。兩天前,身披活塞球衣的杜馬斯在對陣小牛隊時砍下21分,成為第四位得分超過15000分的球員。在賽季結束後,活塞隊大步向前,挺進總冠軍。因為他們以多年合同簽下了自由球員中鋒布萊恩·華萊士,並與亨特和杜馬斯續簽了合同,這也預示著球隊在1997-98賽季的進步。

1997-1998:莫頓發生諸多變化

底特律簽下新的中鋒,做了一筆大交易,並且更換了教頭。活塞隊不變的是前鋒希爾,他連續第四年入選全明星。希爾場均得21.1 分,7.7個籃板和6.8次助攻,入選NBA第二陣容。[這樣的成績都是第二陣容,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嘩,有人作弊,還是防守為上其他一概勿論?第一陣容是哪路神仙?]盡管希爾已然星光四射,活塞隊隻獲37勝45負,無緣季後賽。中鋒布萊恩·華萊士,在八月份以自由球員簽約,證明他物有所值。他在得分方麵是球隊第二位,場均16.2分,籃板球第一,場均8.9個,並打出30次兩雙。傑裏·斯塔克豪斯,也是底特律輪轉陣容中一個受人歡迎的補充。活塞以塞歐·拉特裏夫和亞倫·麥基從費城換來和艾瑞克·曼特斯,而斯塔克豪斯,這個前途無限的搖擺人在57場比賽中平均轟下15.7分。阿爾文·根斯特在賽季開始後21勝24負替代了都格·科林斯。球隊接著的戰績是16勝21負。

1998-1:喬杜馬斯把他們擊垮

在他的14年職業生涯中,喬·杜馬斯兩獲總冠軍,六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並且始終彬彬有禮。當他在他的最後一役,季後賽首輪五局不敵亞特蘭大87-75敗北時,底特律活塞的一段曆史終告落幕。杜馬斯四次入選NBA防守第一陣容,當他退役時,他以總得分16401分和參賽場次1018次列球隊之首,後來他進入了球隊管理層。他還是1989年總決賽的MVP,1994年肯尼迪公民獎的獲得者,和1996年體育風尚獎的得主。格蘭特·希爾在1998-99賽季繼續星光燦爛,在四年中第三次打出全隊最好的21.1分,7.1個籃板,6.0次助攻的完美數據,並入選NBA第二陣容。阿爾文·根斯特在底特律的整個執教成績是29勝21負。球隊從獲得自由球員克裏斯蒂·拉特納的基礎上得到提升,這名球員在16場比賽中場均得分13.8分,摘下6.6個籃板。但他接著因為腳踝受傷和肋骨骨折而錯過了34場比賽,但當他還能打的時候,他幫助球隊獲得了13勝3負的戰績。

1-2000:4號已經退役,杜馬斯卻已歸來

在2000年3月10號活塞隊舉行喬杜馬斯的四號球衣退役儀式,而他被任命為負責球隊運作的總經理。杜馬斯更是獲得殊榮,副委員羅斯·格林尼克還公然宣稱NBA體育風尚獎應重命名為喬杜馬斯獎。杜馬斯是在1996年獲此獎項的。他也是第一位在退役後獲此提名的球員。活塞隊本賽季42勝40負,在中部賽區列第四,並在五個賽季中第四次晉級季後賽。在季後賽中,他們在第一輪被邁阿密熱隊三比0擊敗。喬治·愛佛因被任命為主教練,執教了58場比賽,並在最後24場比賽中獲得了14勝10負。 傑裏·斯塔克豪斯在2000年第一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在進步最快球員獎投票中列第三位,並打出了職業生涯中最好的場均得23.6分的成績。他的618次罰球也是其他NBA球員無法比擬的。格蘭特·希爾也打出了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水平:場均得25.8分,並有6.6個籃板和5.2次助攻的成績,順理成章地第五次入選全明星。這個二人組合場均得49.4分,是聯盟得分列第二位的二人組合。第一是湖人隊的奧尼爾和科比·布萊恩特,場均得52.2分。傑羅米·華萊士在籃板球上列第十位,盡管在這十名中他的比賽時間是最短的。他曾經創造了球隊最佳的23次兩雙的紀錄,並連續第四個賽季提高了他的平均得分和籃板數。林得賽·亨特在三分嚐試出手次數上列NBA第三位(168),命中率列第七位(0.432)。

2003-2004 :五虎齊心,重返聯盟之顛

這時,活塞隊打造出以本·華萊士、拉希德·華萊士、漢密爾頓、比盧普斯等人為主的“新壞孩子軍團”,在老帥拉裏·布朗的率領下,一舉奪回闊別14年的總冠軍。2003-04賽季底特律活塞在常規賽取得54勝28負的戰績,以東部第三名身份進入季後賽。在季後賽首輪4-1淘汰雄鹿隊;第二輪4-3又力克衛冕東部冠軍網隊。在東部決賽他們遇上了老對手步行者,但以4-2力挫這支常規賽全聯盟第一的隊伍,奪得東部冠軍,14年後再次殺入總決賽。在如夢似幻的五局比賽中,他們如安徒生童話中的灰姑娘一般,最終打破了幾乎所有人賽前的預言,不僅沒有被湖人F4的超豪華陣容橫掃,反而以4-1的懸殊優勢一舉幫助活塞隊奪回闊別14年的總冠軍,親手拆掉湖人這個短命王朝的最後一塊磚頭,終結了湖人的複辟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