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收的時候,花生已經長的差不多了,花生秧子有些會變得枯黃甚至黑掉,這就證明花生已經成熟啦,可以收獲了。
花生一般都是一壟一壟的種著,這比較方便。
收獲花生有三個步驟,拔花生,耕花生,曬花生。
所謂拔花生就是像蘇婉柔做的一樣,一把握住花的根部,用力一拔,花生便脫土而出,將花生秧子連同長在土地裏的花生一起拔出來,晃倆下,花生殼上所附著的泥土便掉落下來,這樣才能算是拔花生。當然,拔花生需要一些技巧,隻有有經驗的莊稼把式,才能拔得幹淨利落,隻有這樣,殘留在地裏的花生才能更少。
耕花生,就是拿著小鐵鍬,把花生生長的地方撬起來,將裏麵的花生刨出來。這道工序需要的就是耐心以及認真,看到埋藏在泥土深處的花生,而且還要將耕來的花生盡量弄幹淨泥土。
最後就是晾曬花生啦,這比較簡單,就是將花生運回“穀場”或者家裏,用袋子裝好耕來的花生,而拔出來的花生就需要捆成一捆一捆的,擔回家或者用小推車送回家,曬到屋頂上去。
看起來簡簡單單實則費心的農活卻難不到蘇婉柔,畢竟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一年多了,有時候,蘇婉柔想起過去的一切,就好像南柯一夢,竟分不出真假,令她感到惘然。但看到地裏正在幹活的家人,她笑了,管他呢,反正這裏已經是她的家了。
“他娘,你先回去吧,時候不早了,你回家去做好飯再送過來吧,我昨天晚上看著天氣又點不對勁,這幾天可能有雨,晌午就不歇了,我們搶收這些莊稼。”蘇青山停下來,直起身,抬頭看了看天,就轉身向蘇王氏說道。
一聽到蘇青山這樣說,蘇王氏也抬頭看了看天色,不過她可不像蘇青山,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就聽了他的話,放下東西,回家去了。
蘇王氏過了半晌,才回來,當然,隨著蘇王氏一起來的,還有美味可口的飯菜。午飯是餑餑,蘸醬,大蔥,對於勞累了一天的蘇家人來說,這才是最好的食物,雖簡單卻足夠飽腹。
在享用完午飯後,一家人稍微休息了一下,在樹蔭下嘮嗑,話家常。誰誰誰家的貓下了幾隻崽,誰家的雞被人偷了,誰又和誰吵架了……八卦是人類的天性,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八卦。就連一向自詡成熟的虎子,聽到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聽,聽得一臉起勁。
稍事休息,一家人又開始了勞作,在收獲的季節,沒有什麼比秋收更重要的了。
太陽逐漸向西移動,漸漸地,陽光照在人的身上就沒有那股子灼燒感了,氣溫也逐漸降低。地裏的花生已經收了一半,還剩下一半,需要明天再來了,因為,剛剛大家長蘇青山已經發話了,剩下的明天再收,今天就先到這裏,回家。
聽到這話,蘇婉柔長呼出一口氣,呼,心想:總算要回家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要累死人啊,好在一年隻有幾天,要是多來幾次,天哪,還不如殺了我吧。不過人真是有趣,能吃飽飯時就這樣抱怨勞動的辛苦,要是吃不飽飯,那可巴不得這樣的事情多來幾次,累可不算什麼,有什麼能比吃飽更重要呢,在莊稼人眼裏,好像沒有。
與蘇婉柔的默默發牢騷不同的是,小猴子今天可真是收到了特別的優待,年紀最小,大家夥都照顧他,因此,他今天的工作就是在樹蔭下摘花生。
看在大家都幹了活的份上,加上秋收是要吃好一點,蘇王氏大手一揮,決定做點好吃的犒勞犒勞大家,她決定今天吃餃子,倭瓜餡兒的。在家裏,凡是有什麼重大節日,都是吃餃子,對一年到頭少見葷腥的蘇家人來說,餃子就是最好的食物。
回到家,蘇王氏就開始和麵,蘇婉柔在一邊旁觀,她是閨女,以後要出嫁的,必須學會這些生活技能,免得以後嫁出去丟人。
而站在一旁的蘇婉柔就很無奈了,但關係到以後的事,蘇王氏是不會那麼輕易地就讓步的,沒辦法,蘇婉柔隻好站在一邊旁觀。但她也沒啥事幹,就和蘇王氏聊了起來,說著說著,蘇王氏就提起了一年前蘇婉柔死裏逃生的事情,聽到娘提起這個話題,蘇婉柔也陷入了回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