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洞底秘像(2 / 2)

劉曦顏急道:“我剛才也想去了,隻是洞裏好黑,我怕得不行。你,能不能,能不能陪我進去?”

馬鴻陵站起來,擰亮第二個頭燈交給劉曦顏,兩人走向洞內。

走了十幾米,快要洞底時有一道大約七十多度的拐彎,馬鴻陵示意劉曦顏獨自到洞底解決,目送劉曦顏膽戰心驚的走向洞底,馬鴻陵說:“我不走遠,就在拐彎處等你。”說完退後幾步,來到彎道外背過身去,望著三角形的洞口,靜靜地等待。

劉曦顏的聲音忽然響起:“你還在不在?”

馬鴻陵把燈光向洞底處晃了晃:“我沒有走!”

劉曦顏又極為羞澀的說:“你,能不能再向外麵走一點,我,我不好意思,可是也不能走遠啊!”

馬鴻陵暗自搖頭笑笑,又退了幾步,哼起爺爺常唱的小調:“姓桃居住桃花村,茅屋草舍在桃林……”這時若是靜悄悄的,劉曦顏肯定會更尷尬,索性製造點動靜,為自己和劉曦顏解圍。

不一會,劉曦顏紅著臉走了出來,剛要道謝,馬鴻陵搶先說:“不要說謝,誰都有犯急的時候。”

劉曦顏把謝字咽下去,頓了一下說:“剛才,我在洞底發現石壁上麵好象刻了一個佛像,還有藏文,不過沒有細看。”

一聽這話,馬鴻陵冒出了興趣,說:“反正天快亮了,不睡也罷,我們去看看。”

劉曦顏急切地阻攔:“別,現在不行,那裏還有~~”

馬鴻陵拍拍腦袋:“嗬嗬,瞧我這腦子,我們先出去,過一會喊小措一起來看吧。”

二人回到將要熄滅的火邊,加了些木頭重燃光明。此時天色蒙蒙發亮,雪卻比晚上更大了,洞外的景物根本無法看清,迷茫一片,馬鴻陵叫起了小措,擔心的說:“看樣子,雪不停是不會有救援隊了,這天氣飛機根本沒有辦法低空搜索,我們還得做好堅持的準備。”

小措說:“幸好我們還有些食物,汽油也足夠,堅持上兩天沒有問題。”

馬鴻陵指著洞底說:“昨晚曦顏在洞底發現了佛像,反正我們也是閑著,等下吃些東西,一起去看看。”

小措聽到後興致大增,用咖啡壺收拾了些幹淨積雪,找到幾塊巧克力煮化了,每人喝了一大杯。馬鴻陵戴上頭燈,和小措各執一把支冰鎬,劉曦顏拿著第二個頭燈跟在後麵,一起走向洞穴深處。

洞底和整個洞穴通道的形狀一樣狹小,沒有什麼特別的空間,轉過彎後不能直接看到洞口,但白天的光線還能反射進微弱的一縷,不至於完全漆黑,讓人覺得沒有那麼畏懼。

在距離洞底石壁兩米的地方停了下來,借助SUNREE頭燈五顆燈珠的光芒,馬鴻陵看清楚了石壁的樣子。這是一個呈三角形豎立的粗糙石壁,最高處也隻有三米,與兩側灰色光滑的花崗岩不同,石壁看上去是礫岩生成的,綠豆大小的石子與粘土牢牢凝結,呈現淺棕色,石壁邊緣與兩側的花崗岩結合得十分緊密,沒有一絲縫隙,仿佛兩種石頭天生就長在一起。

在石壁正中,陰刻著一幅女性造像,造像下麵還有一排細小的藏文,造像和文字都沒有施加任何顏料,線條的深度也非常淺,沒有近距離觀察根本無法發現,看上去雕刻完成得非常急促。

小措說:“這是什麼佛像吧?下麵的文字肯定也是六字真言了。”

馬鴻陵搖搖頭:“不論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佛像都是男性形象的,而且都會露出發髻,我估計是某位菩薩吧。”

劉曦顏也開口:“這文字也不是六字真言,我在青海長大的,見過很多六字真言的樣式,但不會是這樣的。”

小措又說:“我聽說在西藏有很多修行者,找一個山洞把自己封閉起來,然後幾年幾十年不出來冥想佛法,這裏會不會是一個修行者用過的山洞?”

馬鴻陵接話道:“我在西藏桑耶寺後山的青樸探訪過幾位苦修者,不過他們的山洞裏還是有基本生活設施的,我們進來後可是沒有在這個山洞發現居住過的痕跡啊。小措,你的手機還有電沒有,拍下來回去找人問問。”

小措掏出手機按了幾下,咧了咧嘴:“我昨天從洞口掉下來,手機摔壞了。”

劉曦顏也摸出手機:“我的還有電,我來拍!”說完,舉起手機對著造像拍了起來。“不行啊,刻的線條太淺,根本拍不出,隻能拍到石頭看不到圖像。”

馬鴻陵想了一下:“小措,你去從火堆中找些灰燼,塗在線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