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命運之道(2 / 2)

“道也是命運?”

“對人稱命運,在自然界就稱道,其實是一回事,老子曾經無限接近這個真義,不過很可惜他擦肩而過了,他說道從自然而來,主張人要順應自然,你想想,如果找到萬事萬物的本源,豈能就這樣順從下去,為什麼不做一番改變!幸好,老子之後的一千年,第二個接近者出現了!”

“第二個接近者?!”

“聽之不聞名曰希,視之不見名曰夷,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希……夷,希……夷,希夷先生陳摶?”

“是的,陳摶入道後開始也是學的黃老丹術,直到有一天從《道德經》上看到這樣一句‘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紀。’大意就是如果能夠把握住恒古之道,就可以駕馭現在的一切。從那時起才轉變了修道的方向,終於,他接近了這個命運的本源,也就是道的本質。”

“可是我還記得《道德經》上說‘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道是不幹涉不控製自然萬物的,不做主宰,萬物遵循自己的道生長滅亡,這不就和你剛說的執古之道矛盾了麼?”馬鴻陵發現了一處矛盾,馬上提出了問題。

“我恰恰認為這是執古之道的後續,掌握了道的人必須保持謙卑的心態,不能把自己當成主宰。道的力量太龐大了,必有有所約束,所以老子為了提醒這一點,就提出了和道並行的德。奇怪吧?道客觀事物,德是主觀心境,居然被整合在一起,這可是兩千多年前的觀念啊!道就好比我們軍隊裏的戰術訓練,而德呢,就是政治思想工作了,古人說天下有德者居之,而不是有道者居之,所以掌握了命運力量的人必須有極好的品德。有特異功能的人,如果犯罪不是更方便?這就需要德來自我約束。”

“還是說說陳摶的發現吧,他是怎麼接近的?”

“說著話就多了,好的,我們回到陳摶。相信你也知道,太極陰陽魚的圖就是陳摶發明的,而陳摶就是在繪成陰陽魚的時候鑽研出命運的本質,並開始探尋,這份陰陽魚圖隻是探索的心得,同樣可惜的是,後人把陰陽魚隻是當成了一種吉祥符號,畫在牆上繡在袍子上當裝飾。”

“這你就別心煩了,還有把陰陽魚畫在國旗上的呢!”馬鴻陵此話一出二人均是哈哈一笑,笑聲中隔閡也減少了許多。

“現在我們對陰陽魚的最大認定是,事物都有兩麵性,否極泰來互為消長,每個人按照自己的觀點都作了解釋,不過基本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極致和初生的關係,佛家同樣有這種觀點,生就是死的開始,死也是生的開端,輪回反複無數個周期,才能積累功德成就正果。西方宗教也差不多,耶穌基督受上帝之遣,通過瑪利亞降生為人,並經過受死、複活最後升天,所以他們推崇天國和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靈魂會因信仰而重生,並可得到上帝的拯救而獲得永生,在上帝的天國裏得到永福。伊斯蘭教呢,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別無神靈,安拉是真主,是獨一無二、無所不知、無所不在、主宰所有的無上權威,你不覺得這和老子對道的描述很相似麼?伊斯蘭教同樣講末日審判,所有的死人都要複活接受審判,罪人將下地獄,而好人將升入天堂。當然了,這幾大主要宗教也有不同點,核心教義卻都有相通之處,從純精神的角度說是解決人類的共同恐懼心理,但從另一個方麵講,都是極為看重生死相存的關係並加以引導。”

“你講了這麼多,陳摶究竟發現的什麼還是沒提啊!”

“這些事情還是講講好,畢竟要放在一個大環境裏,現在我就說陳摶,陳摶鑽研出陰陽魚也隻是思想層麵的成果,真正對這個成果的驗證還很漫長,所以他雲遊行遍了中國,甚至比徐霞客走的多得多,他在每個地方都打聽有沒有奇怪的生死現象,當然,也揭破了許多騙人的江湖術士,名聲日漸高漲,可是對於生死命運的探尋遲遲沒有線索,直到有一天,他聽說了在西方吐蕃地方,有一位從天竺來的蓮花生大師廣傳佛法,並親身示現了不生不滅的真諦,信徒萬千,於是陳摶就動身去了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