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課 智慧人生,品味舍得
1.舍得是人生的大智慧
佛經上說:“舍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萬物循環往複,世事滄桑變幻,人生沉浮不定,均在舍得之中達到和諧統一。舍得,有舍才有得,在得與失之間,要做大膽地取舍,這是人生中的大智慧。
舍得是選擇、舍得是承擔、舍得是忍耐、舍得是智慧、舍得是痛苦、舍得是喜悅。《左傳》中有句話“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你選擇了一個人、一個事物的某一點,就相應地要承擔你的選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選擇了一個人的勇猛就要遷就容忍他的暴戾,選擇了一個人的智慧就要遷就容忍他的狡詐。
《論語》中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的確,這句話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誌向、有理想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廣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隻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舍得真誠,才能與坦誠相待的朋友相遇;舍得寬容,才會讓世界容下更多的朋友;舍得微笑,才能得以回報一張張笑容的臉;舍得功名,才能靜下心順其自然體味人生;舍得安逸,才能聞雞起舞迎向輝煌;舍得金錢,才能贏得自己主宰生活。
當人們麵臨多種選擇時,取舍往往亂人心扉難以抉擇,早在兩千年前孟子就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義者也。”這正是從取舍的角度闡述了隻有能夠做到舍棄,才能夠有所收獲的道理。
萬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達到和諧,達到統一。要得便須舍,有舍才有得。因此,我們隻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成功的門環。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亦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
人生就是不斷的權衡和選擇,環顧四周雲雲眾生,不都是徘徊在“舍與得”的十字路口,不都是在為舍與得探求勞碌嗎?把握好的事業興盛、家庭美滿、身體健康,把握不好則相反。做大事的都是以舍為得的典範。
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後,兵多將廣,權傾半壁河山,手下幕僚王闓運率先“勸進”,後有胡林翼、左宗棠等暗示取清爾代之。但曾國藩早已權衡再三,對此了然於胸,能得更要能舍,對以“功成,名遂,身退,天下道”,讓李、左等重要部將自立門戶,散大部湘軍解甲歸田,清廷當然放心了,不僅成全了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宿願,也使他成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舍得,是一種理智,是一種豁達,它不盲目不狹義。舍得對心境是一種放鬆,對心境是一種滋潤,它驅散了烏雲,清掃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從容坦然的心境,生活才會陽光燦爛。“一個人的快樂,並不是他所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得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舍棄也不一定是失,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可見,得而有所舍才是人類智慧之心。”
舍是一種釋放,是另一種更高層次的得,是心靈的回歸,放下許多沒有必要的私心雜念,你才可以更清楚地審視自己,更輕鬆地邁開步伐,走向明天。自己時常會在現實中迷失,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定位,如何去適應紛繁複雜的社會,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應該追尋的而且是可以把握的,所以使自己背負了太多的苦惱和精神枷鎖。所以,人生要學會珍惜。
一切真善美的東西都是需要珍惜的,這些是你應該去追求的。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總是輕視乃至忽視自己所擁有的,而去苦苦追求那些本不屬於自己的名和利,也許哪一天你才發現一座泰山似的東西壓在自己的肩膀上,讓你感覺是如此的疲累。
人的一生寶貴且短暫,不過隻在揮手之間。珍惜自己應該珍惜的,有時舍棄是為了更好地珍惜,隻有把心中的私心雜念舍棄,這樣才能輕裝上陣,讓自己一身從容,更好地去迎接自己的明天!
舍得是一種超脫的境界,是一種快樂生活的哲學,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大智慧。舍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得智慧:
舍得是人生中的大智慧,人生就是一個得與失的交替往複過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求事事完美,應有所取舍,舍棄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懂得舍棄的人往往會有大收獲。
2.笑對人生得與失
何謂得,得就是擁有;何謂失,失就是失去。人生的經驗告訴我們,擁有時,並不代表如意;失去後,也並不表示結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得失相伴而生的過程。
得到的時候,不要矯飾;失去的時候,不要言敗。人生不僅要經得起成功的洗禮,更要受得住失敗的考驗。在得失成敗之間,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氣魄。人生處處有得失,很多時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在得與失之間,無需不停的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掙紮,而應該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我們要清楚,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然後主動放棄那些可有可無,不觸及生命意義的東西,以求得生命中最有價值,最純粹的東西。人生總在得失之間,最是無情歲月變,總有這得失訴說著最美的時候,不要因為得失而或喜或悲,要坦然的麵對。
莊子持竿釣於濮水,他放棄了高官厚祿,卻得到了山水的恬然與靜雅,悠然自得;霍金失去健全的身體,得到那馳騁自如的思維與想象,引導他在科學界如一顆耀眼的明星綻放美麗,演繹精彩。人生茫茫,歲月流逝,不要抱怨得失,一切看開得失隨緣,不要怨恨太陽,或許你會得到月亮。
不要為逝去而悶悶不樂,坦然麵對方顯英雄本色,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所到之處簡陋潮濕,東坡未在意這惡劣的環境,他入鄉隨俗放棄回京的打算,發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一句話凸顯東坡的樂觀與豁達。
從某種意義上說,得與失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麵。你得到了白天,就失去了黑夜;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得到了繁華,就失去了寧靜。命運是公平的,它賜予了你一件東西,肯定會從你身邊拿走另外一件,我們隻有真正領會到了得與失的真諦,才可以生活得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取舍的過程,有選擇就會有成本。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麵臨著種種選擇,都有一個成本是大還是小的問題。不同的選擇造就不同的人生。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頭毛驢要吃草,毛驢的左右兩邊各放一堆青草,先吃哪一堆呢?毛驢在猶豫不覺中餓死了。林肯曾說:“所謂聰明的人,就在於他知道什麼是選擇。許多人一生碌碌無為,就是因為舍不得放棄。”
人生隻有一件事不能選擇——就是自己的出身,其他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說:“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人沒有不選擇的自由。”人人都會麵臨各種痛苦的抉擇,這就如同掉到河裏一樣,除了遊上岸不至於淹死外,別無生路,也就是不得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