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大智若愚,難得糊塗
1.善於藏拙才是大聰明
成大事的人知道聰明是一筆財富,關鍵在於怎麼使用。真真聰明的、有智慧的人使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即做到深藏不漏,不到火候是不會輕易使用,要貌似平常,讓人家不眼紅你,最終達到成大事的目的。
殷商時期,紂王的太師箕子因無法勸說紂王放棄暴政,變樣裝癡傻。一次,紂王進行長飲,喝的酩酊大醉,連年月日都忘記了,變問左右的人,大家都因為位居紂王的凶殘,不願惹火上身,都跟著說不知道。於是紂王就派人去問箕子,箕子聽了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想了一下,也說自己不知道。左右的人感到奇怪,便問箕子到:“你明明知道,為什麼也說不知道”?
箕子回答說:“紂王是天子,他終日沉迷於酒色,連年月日都搞不清了,這說明殷朝快要滅忙了。紂王身邊的人因害怕紂王凶殘無道都說不知道的事情。獨獨我說知道,那我的姓名不是危在旦夕嗎?所以我也裝作酒醉說弄不清楚啊﹗”
當世人皆醉而一人獨醒是,這人將會永遠孤獨。更何況,高處不勝寒,舉世皆醉又怎能容得下不醉之異端?曆史智慧點點滴滴地告訴我們,聰明與糊塗是相對的。不少時候有人自以為才華橫溢而張揚跋扈,結果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從政的過程中,在職場浮沉的過程中,切忌隻知申,不知屈,不知腿;隻知耍小聰明,不知身藏不密;隻知自我顯示,不知韜光養晦。
大智若愚是在消極中表現不凡,在消極中表現積極,在無備中表現有備,在靜中觀察動,因此他比積極、比有備、比動、比明更具有優勢,更能保護自己。有人大智若愚,同樣也有人大愚若智,區別在於是否有自知知明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不自以為是,反而會超出眾人;不自誇成功,反而會成就大事這就是大智若愚。那些盲目自傲、耍小聰明、不寬容、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好大喜功、愛出風頭的人在任何一方麵難成大事,這邊是大愚若智。
常言道,難得糊塗,糊塗難得。深藏不露,大智若愚,一可防權勢顯赫者害賢之心,二可防同道之人的妒忌之心,三可防小人的記恨破壞之心。
如果說內智若愚、概括了一切聰明人的特征,那麼“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對愛耍小聰明的人最好的總結。大智若愚,這正是古往今來處世智慧的奧妙之處。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自古以來就是聰明人都本色。所以大聰明者總是保持低調,而那些愚蠢的人卻自作聰明,結果成為別人的笑柄。
過於精明的人常是別人猜忌的對象。因為任何有所圖謀的人,都不希望事情從剛開始籌劃時便被識。一旦發現有人獨具慧眼,那麼為了保全自己的一切,必會千方百計的掩飾。所以一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般都采取“守拙”的方法,以保護自己,那種聰明全露在外麵的行為實際上才真正是蠢的行為。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恰當的場合以恰當的方式表現出來。
長期以來,中國人喜歡“藏拙”,把自己不行不能的地方藏起來,不讓人發現,而最好的藏拙的方法就是裝愚。愚笨似乎總是一個可以並且應該得到原諒的缺點。一個人已經愚笨了,對他還有什麼要求?特別是處於某種輕重不得的尷尬局麵的時候,裝愚也許是最佳選擇了。
把愚化為智是為大智若愚,由拙化為巧是大巧若拙。學會“藏拙”,並不意味著抱殘守缺,不思進取,而是充分了解自己的缺陷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位置而加位努力,將長處發揮到極致,一步步走向成功。
《陰符經》上說:“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訴我們,善於伏藏是事業成功和克敵製勝的關鍵。一個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以戰勝敵人。
藏拙是安身立世之根本。可以讓人在卑微處安貧樂道。可以讓人在顯赫時持盈若虧。藏拙者是人中的智者。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可以屈伸自如,攻守有度。一個人過於顯露出自己高於一般人的才智,往往會使自己不利,甚至招來外力的攻擊。
舍得智慧:
善於藏拙才是大聰明,聰明人大都才華不外露,鋒芒內斂;善於權大小,重長遠,趨大利。不爭一時的先後、長短,善於控製、調節自己,目光遠大,自信心強。藏拙是一門精深的學問,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
2.大事清楚,小事糊塗
宋朝有個呂端,宋太宗要提拔他當丞相,不少人反對,說呂端這個人糊裏糊塗,恐怕難擔大任。宋太宗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還是讓他當了丞相。呂端拜相之後,“為相持重,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公元998年,太宗故亡,李皇後與內侍王繼恩等密謀廢太子,“端知有變”,即將王繼恩拘鎖起來,輔佐宋真宗即位,挫敗李皇後等人異謀,可見呂端“大事不糊塗”。“大事清楚,小事糊塗”,也就成了人們處世的一條經驗。
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活在世上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企求事無大小、巨細,對什麼都清楚,那就什麼也不真正清楚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用許多精力對別人說長道短,或者耿耿於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糾纏得沒完沒了,以至傷肝動脾,寢食不安,可是在許多大事上卻很糊塗,說不出一二三,在本當清楚的大事上不清楚了。這種人處世往往多不順利,很少成功。
古今中外,凡有真才實學者,凡有作為、有成就者,多是“大事清楚,小事糊塗”的人。
鄭板橋意味深長地教誨聰明人要“難得糊塗”。難得糊塗,是人屢經世事滄桑之後的成熟和從容。這種難得糊塗與不明事理的真糊塗截然相反,它是大徹大悟之後的寧靜心態的寫照。
真正的智者,是曾經滄海閱盡人間興衰,從苦辣酸甜的百味中變糊塗,生活有時確實需要糊塗一些,其實“糊塗”是一種境界,是件難做的事情,不是誰人都會糊塗的,如果你沒有把人世間的一些道理看清楚想明白,你就是想糊塗都難呀!
“大事清楚,小事糊塗”,就是說,對大事要有準則,而對小事,就要裝糊塗,裝作沒看見。從心理學角度看,這種小事裝糊塗 不僅是一種處事態度,而且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如果一個人遇事總是過分計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討個“說法”,煩惱和憂愁便會先來向你討“說法”,久而久之,不利於身心健康。
有一位年近百歲的古稀老人,目前身體和精神都非常好。他說自己長壽最根本的秘訣就是“大事清楚些,小事糊塗些,特別是保持好的心態最關鍵,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也重要。生活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不吸煙,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