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分享的快樂,當我們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去和他們一起分享喜悅之情,去給他們真誠的祝福。當我們去一個好的地方旅行,照了屬於自己的照片,和大家一起欣賞美景,也是一種享受。當我們得知一件商品,非常便宜又實用,去和身邊的朋友介紹,大家也會其樂融融。這樣的事情有許多許多,都是值得我們去回味、去享受的。
當你痛苦的時候,你和朋友一起回憶過去的快樂,你就會仿佛再一次的回到了事情發生的那一刻,再次體會到了醇美而動聽的愛的故事。這時你就會深深地發現,生活中有多麼多的快樂和幸福的事情,而你從來不懂得去體會這樣或那樣的幸福,原本被你認為痛苦的事情竟然在你的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種快樂的力量。一個人的快樂可能隻是一點點的,但是許多人的快樂卻是巨大的泉源,這將彙聚成社會的友愛、善良和協作。
快樂,應懂得分享。這包涵著人生的兩個境界,是邏輯遞進的過程。首先要有快樂可以分享,其次是應該分享快樂。朋友間相互去尋找快樂的方法不失為人生積極心態培養的一種良策,而人與人之間彼此交流的過程就是一種分享快樂的途徑,這又是人生的另一種境界。
回頭去看看你的人生,你一定會發現許許多多精彩的片段,試著將這些記憶的片段串聯起來,那將是人生快樂而富足的回憶,你快樂的心情將會間接地影響你周圍的朋友,懂得分享,那樣的快樂才會是雙倍的甚至是加倍的快樂。
生活需要伴侶,快樂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分擔。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麵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懲罰。快樂如果能夠分享,快樂會加倍,痛苦如果能夠分擔,痛苦會減少。分享是互利的,分享是雙贏的,聰明的人懂得分享。
這種行為看起來很簡單,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卻非常少。在現實中,有很多人為了顧及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還有一些自私的人不肯幫助他人不與他人分享快樂而不得善終。這些例子深深的告誡我們:隻有與共享,才會快樂和諧的生活。
有一個富翁蓋了一座大房子,為了防止鎮上的那些孩子們來他的莊園搗亂,他砌了一麵高高的牆。正是這麵牆,隔開了富翁與孩子們。後來,他醒悟了,推倒了圍牆,和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這個小鎮也特別和諧了。他推開了心上的圍牆,不僅讓孩子們快樂,自己也很快樂,不再猜疑他人。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是的,分享是連接我們與他人的一座橋;是去快樂王國的一艘船。它讓我們彼此真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讓我們彼此真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讓我們與身邊的人連起手來,學會分享,互相幫助,創造一個有愛而和諧的環境吧!
孟子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懂得分享的人必有豁達的心胸、坦誠的態度和高深的智慧和策略,隻有那些虛偽奸詐的人才不會分享。當我們樂意和他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快樂時,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收獲更大的喜悅和滿足。
舍得智慧:
分享是一種快樂、分享是一種幸福。學會與別人分享成長、成功與財富,自己也一定會成為最快樂、最幸福、最成功和最富有的人。隻有真正懂得與人分享的人,才懂得人生的真諦。懂得與他人分享的人,是高尚的人。隻有與他人善良共處共同分享快樂的人,才會贏得友情、親情、愛情。這既能讓他人感到開心,又能讓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感受到快樂。
3.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馬和驢》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在旅途中,驢對馬說:“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請分擔一點我的負擔。”馬不聽。驢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貨物,連同那張驢皮,都放在馬背上。馬哭著說:“真倒黴!我怎麼這樣不幸?我不肯分擔一點負擔,卻馱上了所有的貨物,還加上這張皮!” 是的,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美德,何況幫助別人很可能也是幫助自己。
人們得到的時候,總是很快樂,但是快樂轉瞬即逝,接著人們會繼續追求,沒完沒了……其實快樂的源泉在於“施”——為別人奉獻,關注別人,與別人分享希望,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傾聽別人的故事,我們每一天都可以傾聽一個朋友,一個同事,一個親人的訴說,關心安慰別人,也減輕了自己的不悅和傷痛,愛是一種慰藉,愛別人,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一名士官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按照人的本能和平時的訓練他應馬上臥倒,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發現離他不遠處的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躍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下麵。隨著爆炸的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落在他們的身上。當他們站起身時,士官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剛才自己站的那個地方被炸成了一個大坑。小戰士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這位士官,因為他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常常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是我們的心裏或多或少會有一種尋求幫助的渴望。但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是否會伸出援助之手呢?或許此時我們心中的“小我”會說,何苦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不僅僅幫助別人擺脫了困境,而且完善了我們內心成就感——我們的存在對他人是有用的。有時我們幫助別人搬開腳下的絆腳石,恰恰就是為自己鋪路。
張鳴是一位保險推銷員,有次他去外地見故友,約好在某飯店見麵。看時間還早,他就來到酒店的咖啡廳小坐。忽然,他看到一個有點熟悉的麵孔。
他走近前去,打招呼:“這不是李總嗎?真沒想到在這裏碰到您。”被稱作李總的人愣了一下,張鳴說:“您忘記了,我去過您的公司。”“哦,記起來了,你是一名保險推銷員。”李總公司原來買過張鳴的保險。
兩人寒暄了幾句,李總就說:“你以後不要喊我李總了,我的公司快倒閉了。”張鳴看著神色黯然的李總,一時不知如何開口,想了一下說:“別著急,也許還有辦法挽救,您若不介意,可以說說現在需要什麼幫助嗎?”李總說他們前些日子投資了一個項目,把資金全部套牢了,包括一大筆貸款,短時間內是收不回來的,而今沒有資金運轉,公司隻有麵臨倒閉。
“真是不幸,不過,李總,我認識一些銀行的負責人,也許他們能幫你的忙。”李總眼睛一亮,有些激動,抓住張鳴的手……
張鳴經過仔細了解,真的幫李總找到一個銀行的朋友,弄到一筆貸款,雖然數額不大,但卻是雪中送炭,幫李總渡過了難關。張鳴和李總成了好友,為了感謝張鳴,李總不僅自己更多地買了張鳴的保險,還向他推薦了很多大客戶。
法國思想家霍爾巴赫在《自然政治論》中說:“人愛其他社會成員其實就是愛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在為別人作出犧牲時,他作出的犧牲也就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須先付出多少。任何東西隻有先從你這兒流出去,才會有其他東西流進來。你必須是出於真心的、慷慨的給予,否則,你得到的回報本應是寬闊的大江,但實際上卻隻得到了一條淺淺的溪流,也或許吃力不討好,引來恩將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