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工作非常認真,他的作息時間非常嚴格,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六時差一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他從未接受過高爾夫專業訓練,姿勢算不上標準,但成績通常不錯。他認為,重點是打每一球時都保持冷靜,有規劃。每天早晨,他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根據題目,他選擇自己希望完整閱讀的文章,由專員翻譯。通常,這些關於全球經濟、行業變遷的報道,是啟發李嘉誠思考的入口。他還喜歡廣泛閱讀年報。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個公司近年發展的數據準確地說出90%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而他從20歲起就熱衷於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了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利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布。
李嘉誠每天晚上六點下班,回家後,除了撥打越洋電話,他還有兩件必修功課:跟著有字幕的英語節目大聲朗讀,以及夜晚的閱讀。除小說外,他廣泛涉獵各種書籍,並每階段設定一個主題。這兩個工作都意味著一點:他最大的恐懼在於錯過見證世界的變化。平日,他對衣、食的要求相當低,他說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主要是因為簡單,且夜間休息得好。“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因為在名方麵,我行事謹慎,別人不容易破壞我的名譽;利方麵,全部從正道而來。”李嘉誠說。究竟應該向李嘉誠學什麼?“李嘉誠一直在轉變和提升他的商業模式。你不能去學他做什麼業務,做怎樣的資產組合。因為這些東西跟他的背景、目標、個人喜好、公司的基礎、外在環境都有太多相關。”有人說。
從這些細微環節可以看出李嘉誠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年事已高的李嘉誠還能如此執著於工作,更可以看出他年輕時的工作勁頭。我們若有如此快樂工作的精神,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則任何夢想都會實現。
心靈感悟
如果你做的是你想做的,如果你做的是你認為值得做的,如果你的工作讓你覺得責任重大並且你以擔負責任為榮,如果你組織你的團隊完成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獲得大家的認同,你就找到了工作的樂趣。
工作需要全力付出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固定的日期領回自己薪水,或高興或抱怨一番之後,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等待下一個月薪水日的到來……他們從不思索關於工作的問題:什麼是工作?在為誰而工作?可以想象,這樣的人,隻是被動地應付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為自己的前途、為自己的人生發展而工作。
為金錢工作,工作隻能索然無味,但為自己工作,工作能帶給你輕鬆愉快的心情,而且人們也會更加重視你、仰慕你。因為你的工作帶給別人快樂,使別人從中獲得利益,也實現了你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個老木匠在為一個老板做了幾年的木匠活後,他因敬業和勤奮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天長日久,老木匠漸漸厭煩了自己的工作,想要自己單幹。他對老板說,自己想辭職做一些其他的生意。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決,不為所動。老板隻好答應他的請辭,但希望他能再幫自己蓋最後一座房子。老木匠無法推辭,隻好答應下來。
這時的他已經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思全不在工作上。做工也不那麼精細了,用料也不那麼嚴格了,做出的活全無往日的水準,隻想趕時間把房子建完。老板看在眼裏,卻什麼也沒說。等到房子蓋好後,老板帶著老木匠來到新房前,將一把鑰匙交給了他,並對他說:“這是你的房子,臨別我送給你的禮物。”老木匠愣住了,他為別人蓋了那麼多質量上乘的房子,最後卻為自己建了座做工粗糙的房屋。他以為工作隻是為別人,卻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也是為了自己。
其實,從表麵上看,你每天的工作,是在為公司招攬業務、贏取利潤而忙碌。實際上,身處在公司這個係統中,公司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則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曆練。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工作是你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舞台,你的表演越出色,鮮花和掌聲就會越多。所以,盡快放棄那種為了薪水而工作的念頭吧,它是你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你不隻是在為公司工作,你更是在為自己工作。你今天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在給自己的人生加分。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低著頭,為了薪水匆匆忙忙地工作,在瑣碎的事情中消磨了生命,不曾想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他們。洛克·菲勒說過:“我們努力工作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而在於我們會因此成為什麼。”
也許你的老板可以控製你的工資,可是他卻無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學習。換句話說,他無法阻止你為將來所做的努力,也無法剝奪你因此而得到的回報。因為,我們不僅是為了目前的薪水而工作,我們還要為將來的薪水而工作,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工作。
上班真好,有點事做,有同事在周圍陪著,別看各忙各的,在單位坐著就比較踏實。工作和所有珍貴的東西一樣,也許失去時才知道它的可貴。工作就像你的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怒它也怒,它對你的表現完全取決你對它的態度。
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工作呢?你所在的公司不隻是別人的一艘船,也是你自己人生的一艘船,它行駛的方向、它運行的狀況,怎麼會跟你毫無關係呢?即使在工作中受到挫折,即使目前的工資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也應該好好地工作,為自己增加未來事業的資本。
當你工作了很長時間,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得到深層次的成就感,那你就是在浪費生命。
那麼,解決辦法是什麼呢?專家指出:你的理想工作並不是現有的,而是你可以去構思的某種東西。一旦你有了第一份工作,你就可以開始把它轉換成你想要的工作,然後設定目標,提高好的方麵在這份工作中占的比例。
心靈感悟
你是在為自己的幸福工作,所以,你一定要工作態度端正,工作動力強勁,工作表現優異,工作業績突出。你是在為自己的幸福工作,所以,你一定會心想事成,美夢成真,在造福於社會的同時,得到自己追求的幸福。
永不言敗才不會失敗
永不言敗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永不放棄的追求;永不言敗是一種特性,是一種不畏艱難的心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現代社會裏,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既有廣闊的舞台可以展示自我,又有比拚的對手可以與之較量,成功與否是意誌的競爭,是智慧的競爭,曆史的舞台從來不會歡迎懦夫的加入。
翻開曆史的長卷,那些可歌可泣、名垂千古的風雲人物無不展示給後人鮮明的不屈不撓的堅韌特性。
韓信遭受胯下之辱並最終成為一代名將,離不開堅韌的性格;勾踐臥薪嚐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永不言敗的性格。
他們能夠迎接挑戰,戰勝困難,創造曆史,走向成功,都是自身具有不屈不撓的勇氣、勇往直前的獨特性格所致。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都不要灰心喪氣,要敢於逆流而上,不放棄自己的目標,不放棄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失敗。失敗是意誌的試金石,是通向成功的階梯,隻有敢於從跌倒處爬起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把人生的每一次挫折當作一種挑戰,為自己塑造積極的心態,去麵對所出現的任何問題,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未來一定會是一片坦途。
現代商場上,永不言敗的人最終成功的例子數不勝數:
農民企業家宋飛1998年辭去公職回鄉創業。一開始搞起了肉豬養殖,豬肉市場疲軟,使剛剛處於事業起步階段的宋飛遭到了現實無情的打擊。在失敗麵前,宋飛沒有氣餒,精心設計著新的跨越,很快提出了以肉牛養殖為主導產業,走草、牧、農一條龍發展的新路子,但資金困難猶如一座大山橫在他的麵前。宋飛通過各級政府協調,共爭取到近40萬元的起步資金。他的肉牛快速育肥出售的辦法,省人工省草料,資金回籠快。在他的積極協調下,鄂爾多斯一家公司以入股形式參與他承包的農場的開發,成立了維蒙種養殖業有限公司,宋飛任公司董事長。2002年宋飛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
很多人在工作生活當中由於自己的一時失誤而使某件事情一敗塗地,最後一蹶不振,事後他們還是沒辦法走出犯錯的陰影,認為“錯”了就是錯了,失敗已經沒辦法挽回了,其實他們並沒有搞清楚失敗的真正含義。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會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敗者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成失敗,從而使每次挫折都深深打擊了他追求勝利的勇氣;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麵前,總是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隻是還沒有成功。”一個暫時失利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相反,如果他失去了再次戰鬥的勇氣,那就是真的輸了。
如果一個人沉溺於挫折的痛苦之中,他就很難再抽出身來想一想自己下一步如何努力,最後如何成功。一個拳擊運動員說:“當你的左眼被打傷時,右眼還得睜得大大的,才能夠看清敵人,也才能夠有機會還手。如果右眼同時閉上,那麼不但右眼要挨拳,恐怕連命也難保!”拳擊就是這樣,即使麵對對手無比強勁的攻擊,你還是得睜大眼睛麵對受傷的感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一定會失敗得更慘,其實人生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創造人迪斯尼說:“一時的出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勇敢地麵對這個錯誤。你如果有夢想,敢去拚,你就可以辦得到。”迪斯尼原本隻是個默默無聞的漫畫家,因被認為缺乏創意而被迫放棄報社的工作,後來跟友人合夥從事卡通製作,卻以宣告破產、靠救濟金過日子收場。然後,他勉強湊錢買了一張到加州的單程車票。當時他身上隻有四十塊錢、一隻破皮箱、一套不合身的舊西裝,以及一些繪畫材料。雖然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但是他對於未來仍舊懷抱希望,不願輕易放棄。他重新開了一家公司,卻仍是挫折連連,兩度精神崩潰,但是他還是沒有放棄希望。等他稍有所成,為了開設迪斯尼樂園,他抵押房子、賣掉車子,到處告貸都遭拒絕。許多人都說他瘋了,他還是不放棄。終於,迪斯尼樂園在千辛萬苦中誕生了,並且讓許多人大跌眼鏡,如今成為全美最著名的旅遊點。
其實失敗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你如果可以戰勝內心的敵人,那麼現實中的敵人就傷不了你。失敗,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此你停止了前進的勇氣。如果你也有夢想,那麼,邁開你的腳步大步朝夢想前進吧!
心靈感悟
永不言敗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行動。永不言敗不是讓你不做任何努力而平平淡淡地接收失敗,更不是讓你漠視失敗、詆毀失敗。永不言敗是讓你付出勞動、付出汗水之後,能無怨無悔地承受失敗;永不言敗是讓你重視失敗、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再次整裝待發。
依靠團隊的力量共同成長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有些人真的做了很多工作,有些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效率卻不高,或者說他們的付出沒有得到在工作業績上的公平回報,反而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最後業績也一落千丈。這是什麼原因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很好地依靠團隊的力量。
作為公司職員,每個員工都應該清楚一點,什麼事是你必須做的,什麼事不是必須你去做的,如果能將二者分開,你就會發現在你每天的工作中,有一些例行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別人去幹,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中去。
一個人的知識、能力總是有限的,依靠團隊的力量共同完成項目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工作會隨著諸多因素的變化而增加。如果每件事都親自去做,那你隻能處於無休止的加班和頭疼的境地,隻會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煩躁,身體更加疲憊。有的時候,有些工作交給了別人,你會發現他做得比你更好、更快。
如果一個企業內團隊意識濃厚,那就意味著這個企業必定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團隊意識是一個企業同心協力不斷向上的原動力,它會讓每位隊員產生一種歸屬感,覺得為團隊做貢獻,就是在為自己爭榮譽。可以說,一個企業的團隊意識越強,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越長久。士氣高昂、活力充沛的團隊可以將整個企業牢牢地捆在一起,更好地發揮整體的作戰能力。
任何一個員工都需要和渴望得到企業的關懷和溫暖,同事間真摯友好的幫助、領導們和藹可親的問候,都會讓他們產生“家”的感覺。當和諧地融入到了企業這個大家庭中之後,員工的思想認識就會得到升華,能處處以團隊的利益為重,嚴格要求自己,工作態度就會從被動轉變為主動,願意以實際行動為團隊增磚添瓦。
真正的團隊合作必須以彼此“心甘情願”作為基礎。你應該積極表現你的合作動機,並對合作關係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的態度。
團隊合作是一種長期合作的過程,雖然合作的成敗取決於各成員的態度,但是維係合作關係卻是每個人責無旁貸的。
團隊合作不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卻能得到巨大的成效。沒有別人的合作往往是難以創造出優秀成績的,即使是像米開朗琪羅一樣的大藝術家,也需要助手、手工藝人,才能完成他的作品。
每個人都隻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團隊成員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共同完成項目是明智的選擇,不要擔心功勞被別人搶走。
我們還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如此地關注和重視團隊與合作。在此之前,中國是個崇尚“企業個人英雄”的時代。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許多的創業者,在計劃經濟轉軌和經濟短缺的大環境下,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很多人的創業激情和衝動,多是來自於對這些企業英雄的羨慕和崇拜。
然而,現在的創業和經營環境完全變了。商品已經是供大於求,市場也已被細分,已經成熟了的大公司,控製甚至是壟斷了主要的市場份額。現在再來創業或是讓企業快速長大,已經遠不是個人英雄所能完成的了。團隊與合作,越來越被我們所關注和重視。
關於合作,我們能滔滔不絕地說出許多的原則來,比如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等等。可是,現實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按團隊合作原則組建的合作團隊,不是矛盾重重,就是散夥了事。這時我們會發現,事情要遠比這些所謂的合作原則要複雜得多。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還“不懂”合作。
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認同合作。價值觀是什麼?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對待生活和事業的態度,就是決定事物走向的“方向感”。當價值觀不同時,團隊的方向感就會四分五裂,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常見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企業在完成原始的積累後,由於對企業方向感認同上的差異,而出現的團隊分裂。
創業者們常常感歎合作上人的性格差異,而造成的相互抱怨和牢騷。表麵看,這似乎是性格上的差異造成的,其實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相同或近似的價值觀,會帶來彼此的信任和崇敬。信任和崇敬,是消除性格差異最有效的手段。信任會讓我們靜下心來,真誠地傾聽和溝通;而崇敬會讓彼此的野心和欲望,得到有效的收斂和控製。
事實上,越是一個優勢互補的團隊,越是要有極強的價值觀上的認同。如果沒有價值觀上的統一,一個人的優勢或能力越強,越是容易使野心和欲望極度地膨脹,散夥或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心靈感悟
團隊精神的形成並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展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願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良好的管理可以通過合適的組織形態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
帶著激情去工作
成功的欲望就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時刻推動著你不斷前進,它激發出你的熱情,使你不斷接受生活的挑戰。它讓你在生活的道路上,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無論這條道路是平坦還是坎坷。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獲得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沒有智慧,而是他缺少成功的欲望和工作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