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篇精致小文,一個聰明的女孩子,在她心情低落的時候,她會給自己塗一種蘋果綠色的眼影。不了解的人看著有些另類怪異,隻有熟悉的朋友才知道,那是她一種渲泄痛苦的方式。蘋果綠眼影,成了它心靈的出口。想想這實在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在那種與眾不同的綠色中找到心理上的平衡。蘋果綠眼影,綠色又環保,它表達了一種即時的心境,卻決不會妨礙他人。
的確,每個人都會有不快樂的時候,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是任這不快樂就這樣積淤於內心,還是給它們找一個適當的出口?有人說,心情不好時就去瘋狂購物,用虐待金錢的方式來使自己達到一種心靈上的平衡。有人說,去酒吧去歌廳,醉過,吼過,會有一種心靈的解脫。給自己的心靈找個出口,就如那個塗著蘋果綠眼影的女孩。
語言便是心靈的出口。
人是需要傾訴的,就象疼痛時用呻吟與哭喊來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痛苦一樣,苦悶時的傾訴亦可減輕心裏的壓力與傷痛。人生渴慕知已不僅僅是可以彼此獲取快樂和幸福,還在於傾訴痛苦時的相互消溶。即使你是一個寡言少語之人,也需為自己構建一個心靈對話平台,或於靜默中讓自己與靈魂竊竊私語,或是用文字讓心事從筆下流瀉而出。當冷靜戰勝了浮躁,當寬容化解了仇恨,當勇敢打敗了怯懦,當信念取代了盲從。心底的濁流便會從出口流走,隻剩下一池碧水明淨無波。
請記住走進這個出口的通行證:
寬容:寬容不僅有換位思考的習慣,更具有擁抱傷害的胸襟,當別人傷害了自己時,也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找到可以原諒他的理由,當我們少了一個敵人,便多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少了一份仇恨,便多了一分坦然安適!
豁達:豁達者淡看名利,既然生命結局已定,金錢名利便如糞土,生命的過程不在獲取名利,而在於追求過程中所體現出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豁達者能坦然麵對得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他們失意時的心懷!
樂觀:樂觀源於自信。當生活的風雨襲來,我們要始終相信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溝坎,即使被困於黑暗的長夜,也會相信生活的曙光終會來臨!當樂觀的陽光照亮黑暗,心靈的天空便雲淡風清!
智慧箴言
朋友,給心靈一個出口,讓心情於痛苦中得到調適,快樂便會象白鴿一樣在藍天飛行;幸福便會如蜜般融進你的生活!
真情來自心靈
這是個浪漫的燭光晚餐。桌兩邊,坐了男人和女人。
“我喜歡你。”女人一邊擺弄著手裏的酒杯,一邊淡淡地說著。“我有老婆。”男人摸著自己的手上的戒指。“我不在乎,我隻想知道,你的感覺。你,喜歡我嘛?”這是男人意料中的答案。
男人抬起頭,打量著對麵的女人。24歲,年輕,有朝氣,相當不錯的年紀。白皙的皮膚,充滿活力的身體,一雙明亮的,會說話的眼睛。真是不錯的女孩啊!
“如果你也喜歡我,我不介意作你的情人。”女人終於等不下去,追加了一句。“我愛我妻子。”男人堅定地回答。
“你愛她?愛她什麼?現在的她,應該已經年老色衰,見不得人了吧。 否則,公司的晚宴,怎麼從來不見你帶她來……”女人還想繼續,可接觸到男人冷冷的目光後,打消了念頭。
“你喜歡我什麼?”男人開口了。“成熟,穩重,動作舉止很有男人味,懂得關心人,很多很多。反正,和我之前見過的人不同。你很特別。”“你知道三年前的我,什麼樣子?”男人點了顆煙。“不知道。我不在乎,即使你坐過牢。”
“三年前,我就是你現在眼裏的那些普通男人。”男人沒理會女人,繼續說,“普通大學畢業,工作不順心,整天喝酒,發脾氣。對女孩子愛理不理,還因為去夜總會找小姐,被警察抓過。”“那怎麼?”女人有了興趣,想知道是什麼,讓男人轉變的。
“因為她?”
“嗯。”
“她那個人,好像總能很容易就能看到事情的內在。教我很多東西,讓我別太計較得失;別太在乎眼前的事;讓我盡量待人和善。那時的我在她麵前,就像少不更事的孩子。也許那感覺,就和現在你對我的感覺差不多。那時真的很奇怪,倔脾氣的我,隻是聽她的話。按照她說的,接受現實,知道自己沒用,就努力工作。那年年底,工作上,稍微有了起色,我們結婚了。” 男人彈了彈煙灰,繼續說著,“那時,真是苦日子。兩個人,一張床,家裏的家具,也少的可憐。知道嗎?結婚一年,我才給她買了第一顆鑽戒,存了大半年的錢呢。當然,是背著她存的。若她知道了,是肯定不讓的。”
“那陣子,煙酒弄得身體不好。大冬天的,她每天晚上睡前還要給我熬湯喝。那味道,也隻有她做得出。”男人沉醉於那回憶裏,忘記了時間,隻是不停地講述著往事。而女人,也絲毫沒有打擾的意思,就靜靜地聽著。 等男人注意到時間,已經晚上10點了。
“啊,對不起,沒注意時間,已經這麼晚了。”男人歉意地笑了笑,“現在,你可以理解嘛?我不可能,也不會,做對不起她的事。”
“啊,知道了。輸給這樣子的人,心服口服咯。”女人無奈地搖了搖頭。“不過,我到了她的年紀,會更棒的。”“嗯。那就可以找到更好的男人。不是嗎? 很晚了,家裏的湯要冷了,我送你回去。”男人站起身,想送女人。“不了,我自己回去可以了。”女人擺了擺手。“回去吧,別讓她等急了。”男人會心地笑了笑,轉身要走。
“她漂亮嘛?”
“嗯,很美。”
男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留下女人,對著蠟燭。發呆。 男人回到家,推開門,徑直走到臥室,打開了台燈。沿著床邊,坐了下來。
“老婆,已經第四個了。幹嗎讓我變成這麼好,好多人喜歡我呀。搞不好,我會變心呀。幹嗎把我變成這麼好,自己卻先走了?我,我一個人,好孤單呀。”男人哽咽地說著,終於泣不成聲。眼淚,一滴滴的從男人的臉頰流下,打在手心裏的相框上。昏暗的燈光中,舊照片裏,彌漫著的,是已逝女子的淡淡的溫柔。
智慧箴言
放棄某種投入卻無收獲的感情、某種心靈的期望,這時就會生出一種傷感,然而這種傷感並不妨礙自己去重新猹始,在新的時空內將音樂重聽一遍,將故事在說一遍!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告別與放棄,它富有超脫精神,因而傷感得美麗!
別給你的心靈上“夾板”
一位哲人曾說:“隻要心靈沒有綁上夾板,你就不算殘疾。”的確,健康的心靈有時比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用豁達、開闊的胸懷,去坦然地麵對自身的缺陷,這樣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假如一個人失去了一條腿,但是他沒有失去活下去的信心,所以,他隻是肢體上的殘疾,卻是精神上的健康者。
一天,一隻失去一條腿的年輕人拄著一根拐杖,一跛一跛地朝一座廟宇走去,幾個信徒見了,問道:“可憐的家夥,難道你要去向佛祈禱,請求他再賜給你一條腿嗎?”
“不,我不是去向佛要一條新的腿,而是去向佛祈禱,讓他幫助我,在失去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去生活。”跛腿的年輕人平靜地對信徒說完後,又滿懷信心地向廟宇走去。
不為所失去的而哭泣,不過分計較人生的得與失,隻有這樣的人生,才是充實的人生,快樂的人生。
生活中,很多身有缺陷的人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並且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參與社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很多人都聽說過“兩個女人一條腿”的故事。她們一個叫艾美,是美國姑娘;另一個叫希茜,是英國姑娘。她們聰明、美貌,但都有殘疾。
艾美出生時兩腿沒有腓骨。一歲時,她的父母做出了充滿勇氣但備受爭議的決定:截去艾美的膝蓋以下部位。童年時,艾美一直在父母的懷抱和輪椅中生活。後來,她裝上了假肢,憑著驚人的毅力,她現在能跑步、能跳舞和滑冰。她經常在女子學校和殘疾人會議上演講,還做模特,頻頻成為時裝雜誌的封麵女郎。
與艾美不同的是。希茜並非天生殘疾,她曾參加英國《每日鏡報》的“夢幻女郎”選美,並一舉奪冠。1990年她赴南斯拉夫旅遊,決定僑居異國。當地內戰期間,她幫助設立難民營,並用做模特賺來的錢設立希茜基金,幫助因戰爭致殘的兒童和孤兒。
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天,她在倫敦被一輛警車撞倒,肋骨斷裂,還失去了左腿。但她沒有被這一不幸所擊垮。她後來奔走於車臣、柬埔寨,像戴安娜王妃一樣呼籲禁雷,為殘疾人爭取權益。也許是一種緣分,希茜和艾美在一次會見國際著名假肢專家時相識。她們現在情同姐妹!她們雖然肢體不全,但不覺得這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生憾事,反而覺得這種奇特的人生體驗給了她們堅忍的意誌和生命力。她們現在使用著假肢,行動自如。
一直以來。隻要不掀開遮蓋著膝蓋的裙子,幾乎沒有人能看到兩位美女套著假肢。她們常受到人們的讚歎:“你的腿形長得真美.看這曲線,看這腳踝!看這腳趾甲塗得多麼鮮紅。”
艾美在公眾場合經常說:“我雖然截去雙腿,但我和世界上任何女性沒有什麼不同。我愛打扮,希望自己更有女人味。”
希茜說:“我依舊熱愛生活,雖然生活給了我太多的磨難,但是,我會用微笑去麵對它,而不是眼淚和悲哀。”
也許上帝也沒有給你一副健全的體魄,麵對自身的缺陷,你是怨天怨地,還是像艾美她們一樣,以健康的心態去對待呢?
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有些人的身體出現了殘疾。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斷定:殘疾人的生活就會比正常人大打折扣。其實,隻要有一顆健全的心.隻要我們的思想是健康的,就可以享受到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你的心態不健康,如果你總是被不幸感所包圍,那才是真正的不幸。當然.在人生中,不幸的事情並不僅僅表現在身體出現缺陷上,還表現在很多方麵。比如痛失親人,比如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比如戀人沒有任何理由就與你分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