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9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2 / 2)

被人稱為“香港假發業之父”的劉文漢,竟然靠餐桌上的一句話發了家,說起來真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1958年,劉文漢隻是一個經營汽車零件的小商人,他不滿足於現狀,決定到美國去考察,看看還有什麼好生意可做。

一天,他和兩個美國人共進午餐,美國人一邊吃,一邊嘰裏哇啦談著生意經,其中一個美國人說出兩個字:“假發”。劉文漢眼睛一亮,脫口問道:“假發?”美國人又一次說:“假發!”說著,拿出一個長長的黑色假發,比劃著,意思是他想買13種不同顏色的假發。

按說,這樣餐桌上的交談,在當時來說,隻不過是閑聊而已,一句隻有兩個字的話,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可劉文漢卻是一個有心人,他很快抓住了這條信息資源,預感到美國人要買那麼多假發一定有原因。

回去以後,他做了一番精心的調查。原來,美國正在興起戴假發的熱潮!天啊,這是一個多麼廣闊的市場呀!劉文漢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大機密,他迅速飛回香港,馬不停蹄,開始了對製造假發的原料來源進行調查。他發現,從印尼輸入香港的人發(真發)製成各種發型的假發套,成本相當低廉,最貴的每個不超過100港元,而售價卻高達500港元。於是,劉文漢立刻做出決定———在香港創辦假發工廠。

身邊的信息資源幫助劉文漢開始了他的事業。可是,製造假發的專家到哪裏去找?身邊的信息資源又一次幫了劉文漢的忙。那天,一位朋友來訪,閑談時提到一個專門為粵劇演員製作假發假須的師傅。劉文漢的耳朵立刻豎了起來,他感到這是一個難得的信息。劉文漢不辭辛苦地找到那位師傅。可是,這位師傅做一個假發需要3個月的時間。實在太慢了,這樣怎麼做生意呢?劉文漢又想出了一個妙招:招幾個女工,自己改裝機器,由專家把好質量關。於是,世界上第一個假發工廠就這樣誕生了,各種顏色的假發大批量生產出來,訂單更是像雪片一樣飛來,劉文漢也因此成了“假發業之父”。

3.善於挖掘資源的價值

有一些信息資源,在當時看起來並不一定是有用的,但卻有其潛在的價值。如果你具備分析能力、預測能力,挖掘出它的價值,你就有可能比他人先一步獲得成功。

杜建黨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靠身邊潛在的信息資源發了財。當時,一種叫做杜仲的樹木正在漲價,因為它的樹皮是極為珍貴的藥材,所以無數農民擁到大山裏,把大大小小的杜仲樹都砍倒剝皮。樹砍光了,農民們又扛著撅頭上山,把杜仲樹的根全部刨出來,把皮扒下來賣錢。這時,杜建黨就想,杜仲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也是一種工業原料,像目前這麼亂砍濫伐,杜仲樹很快就會“斷子絕孫”,那時,杜仲樹的價格不是更貴了嗎?如果我現在開始栽植杜仲樹,等到將來收購杜仲樹的時候再賣出去,不是可以大賺一筆?

杜建黨抓住了潛在的信息,他開始行動起來。購買杜仲樹的種子時,怎麼也買不來,到外省走了好幾個地方,才弄到一點兒杜仲樹苗,這使杜建黨更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他把樹苗拿回去,種了五六畝地。杜仲樹很容易成活,長得很快。他原打算10年以後發財,沒想到,到了第3年,就有人掏6萬元買他的杜仲園!為什麼?因為這時市場上已經收不來杜仲了,杜仲的價格正在越漲越高。

杜建黨預料到杜仲樹的價格肯定還會上漲,他告訴買主:“別說6萬元,10萬元我也不賣!”果然,沒過多久,杜仲樹的葉子也成了寶貝。秋天剛剛來臨,葉子還是青青的,就有人出五六千元購買他的杜仲葉采摘權!杜建黨很會發現潛在的信息,當人們大肆砍伐樹木的時候,他沒有被跟前的利益吸引,而是看到了現象背後潛藏的信息,並且去利用它,最終獲得了巨大收益。

從這個故事來看,信息資源並不都是產生在遠方,也並非離我們越遠就越有價值,我們的身邊同樣可以發掘出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注意身邊的信息並充分利用它們,是取得成功的一條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