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2 / 2)

以書為界的人,他們的心被知識覆蓋,他們所寫出的著作能否引發熱流,同樣不是內容是否精彩這一點所能決定的,讀者口味也不能忽略,假如全世界都在追求玄幻魔法,你寫本都市豈不是自討沒趣。

等到都市重新席卷歸來,你的書流傳千古,人們的口中讚不絕口,可是你,卻不知在何處。

食是好食,書是好書。

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強者,就一定會活下去。

就好比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有五行相生,夾雜各種元素,若是隻有一行,世界早已破碎。

而這種純粹的人,隻在某一事物上純粹,一方麵他們的世界細,對於某種事物細致入微,同時他們的世界也小,小到容不得其他的存在。

真正的世界,是能廣納萬千的存在!

山有百種,路有千條,一花一世界,一步一天塹!

我們世界的大小,取決於你願意裝進去多少東西。

而靈感,就如同蝴蝶,我們很難抓到它,但是我們可以手持鮮花,吸引它過來。

拿那個沒有靈感寫詩的朋友,我單拿寫詩為喻,假如有一天,偶得靈感,以山形體為詩,第二天,還想寫,可是沒有靈感,不知寫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有關山的信息裝進我們的世界,世界孕育出與其有關的蝴蝶,而我們這時隻需手持鮮花,蝴蝶自來。

那麼鮮花是什麼?

答:問。

山上有什麼?山下有什麼?山中有什麼?山穿何衣?山由何組?

答:山上有塔,山下有屋,山中有老叟。

春著綠囊冬生刺,夏入雨衣秋藏青。

百斤枯石砌一處,三千春使自其眠。

(秋藏青是因為秋天有一部分樹葉並不會變黃,但很少,所以,藏著青。)

當我們不在執著於山的外表,從山的另一麵看去,那麼,山的外形可成詩,內組可成詩,披蓋者可成詩,山腳下,桃園處,無處不是山,無物不成詩!

若是山盡了,水窮了。

那麼山加水能成詩否?

路加人能成詩否?

海與船能成詩否?

當你困於一的時候,不妨跳出,試著,一加一。

舉例,以當今的科技水平,光是打造一身覆蓋全體,且行動自如的鎧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幾乎看不到希望。

但是讓我們把目光從真正打造上移開,把這一點,和電影相結合起來,不可能,就變成了可能!才有了《鋼鐵俠》,有了漫威宇宙的開端!

而在現實中,擁有超能力同樣是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與其把超能力強加給現實,不如重新開辟一方世界,畢竟,誰也不能說在另一個宇宙中不能存在超能力。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而那位仁兄之所以詩少,因為他寫詩隻為抒情。

他就沒有想過,借物抒情,借人抒情,以及借景抒情。

山有窮盡時,界無寬廣線,當你拋開山的時候,才能看見天,看清水,當你想要了解天,了解水的時候,你想要通過這些得到什麼,就需要知其深細解其意,當你對齊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手持鮮花引蝶來!

而說到靈感,雖然靈感不能憑空創造,但是我們可以強行把某幾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催生出一種靈感!

拿現實來說,曾經衣服隻有布這一個元素,係衣服的腰帶也是布製作,鎧甲多由鐵製。

但是讓我們打破這個人為的常識,衣服隻能用布製作嗎?腰帶就一定也是布嗎?鎧甲就一定需要是鐵製作嗎?

當然不需要!

除了布衣早就出現了羊毛衣,皮衣,蠶絲等等等,至於鎧甲,現在早已不穿鐵質,頭盔都不一定用鋼的了。

隻要不影響舒適感,且具有美觀,那麼什麼東西不能作為衣裳呢?隻要保證防護力,且行動自如,什麼東西不能作為護身的盔甲呢?

你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要先了解它,把它的一切裝進你的世界,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廣闊,你的世界越廣闊,能裝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裝的東西多了,選擇就多了,成功率就多了。

就好比零件少了,是絕對無法組成很多種東西的,零件多了,亂鼓搗,也能組成什麼。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你的世界有多大,你的靈感就有多豐富。

你的鮮花有多少,你的蝴蝶就有多少爭著向你振翅?

那麼,鮮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