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1 / 2)

小生一個朋友吧,其實也談不上朋友,某個群裏認識的,他非常喜歡寫詩,連自成什麼居士都想好了,上一次他就在群裏說,寫詩經常找不到靈感,一個星期最多兩首詩。

不要說他,如今這個時代,無論是網文界,遊戲業,或是其他的領域,很多創新者,他們想創新,也敢於創新,但是都麵臨一個很大的難題。

那就是無法創新!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靈感。

是的!我想創新,我也想向前衝刺,但是,衝刺無路,創新無門!

而現實上,靈感確實是很難出現的,來去如風,很多人一輩子也就幾個靈感,憑借某幾個靈感一飛衝天也不是不存在,拿現在來說,《絕地求生》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雖然這個靈感,並非藍洞首創。

可是靈感這種東西,真的隻能等它自己蹦出來嗎?

小生覺得不然!

靈感,我們雖然不能把它創造出來,但是可以把它誘發出來。

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世界,世界的大小,材質,每個人都不同,靈感就如同蝴蝶一樣,在世界裏居住,翱翔,某一天它在你眼前閃過,你驚歎於它的美,想抓住它,當你抓住它的時候,你才能知道它的全貌。

這個靈感的全貌。

你驚歎於這個靈感,這個靈感是如此的出奇,如此的完美,當它變成實物,出現在世界上的時候,絕對會掀起一陣風暴!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這個靈感,是生於你的世界之內!

換句話說,他是你的世界裏,某幾種物質的一部分,彙聚,融合而生!

如果用遊戲的角度來說,就拿大家都玩過的《我的世界》做比喻吧,一把鐵鎬,是由一根木頭,加上幾塊鐵塊做成的。

而木頭無法挖石頭,鐵塊無法挖石頭,但是鐵鎬可以!

所以說,你的靈感,是從你的世界裏,孕育而生的!

換句話說,你的世界有多大,你的靈感就有多少。

當你的世界足夠大的時候,總有一不小心被擠到你手中的靈感!

老話也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而我上麵也說過,每個人的世界,材質和大小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人,自賦為吃貨,以吃為世界,他可以從容的說出世界排行榜前一百道菜,也可以說出自己所走過的山水小吃,上至餐飲豪食,下至鄉野沉香,凡是吃的東西,總能引起無限的興趣!

有些人,專心古史,以古為界,他可以慷慨激昂的講出那些振奮人心的戰史,也可以將那些曆史慘案搬出來使人潸然淚下,悲憤不已。

有些人,以書為界,沉迷書中,無法自拔,書中世界,自己世界,早已不分彼此,世界名著或已經爛熟於心,知識,早已滿載!

而當量變到足以引發質變的時候,靈感還會缺嗎?

以書為界的人,他們的世界裏滿是海洋,盡管是名著,也不能保證十全十美,但是看過這些書的人,他們就能輕便的站在這些書的階梯上,他們若是想寫一本書的話,可以完美的避開弊端,在海洋內各處各取些許水滴,則可以彙聚成一本膾炙人口的好書。

以吃為界的人,他們通曉各大美食,不說一國,一省美食早已上下滲透,他們遨遊過,所以他們可以知道,可以自然的排除某些不必要的美食,每道美食的優於劣,將哪兩種美食搭配起來可以互補不足,或許能更勝一籌,一場豪宴,除了壯觀和歎為觀止,也可以存在,彼此搭配,星月共輝!

如果你真的一件事做到極盡之處的話,靈感早就在你的腳下為你鋪路,而你還渾然未覺。

甚至不知道這就是靈感!

雖然以上情況,存在的可能性太過底下。

大部分以吃為界的人,大多吃了,就吃了,吃過了,也就過了。又或者找到某味佳肴後,就以這一味佳肴,開門立店。

而即使他們找到了很多美味,並聚集在一起,可是一個飯店有沒有人吃飯,並不完全取決於飯菜是否美味。

以書為界的人,他們大多想沉迷書的世界,而並不願自己再建造一方世界,當沉迷成為一種習慣時,開辟反倒成為一扇無人問津的鐵門。

而即使他們破開枷鎖,打開鐵門,成就一方完美世界之後,也並不能完全避免撲街的命運。

因為世界是否美麗,不是創造者說的算,而是居住者說了算。

以上幾種,靈感雖多,但太脆弱,經不起風雨飄渺。

為什麼脆弱?

答:因為他們的世界太過純粹!

以吃為界的人,他們的心,他們的世界隻裝的下吃的,盡管他們建立的飯店在味覺上舉世無雙,可是飯店衛生,服務態度,以及言談舉止都是衡量一家飯店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