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1 / 2)

許清渠眼裏一亮,對蕭承羨說的這話又驚又喜,但更多的自然是喜色。

“王爺是要……”口中不敢妄下論斷,心裏卻想的是,他家王爺終於要出手了?終於不打算再任由皇帝老兒搓圓揉扁,再四處漂泊了?

這些年追隨著蕭承羨的身後,許清渠走過許多地方。曾經是無所謂,可時日久了,漸漸就有了一種煎熬。

在玉龍關虛度的那兩年,許清渠每日愁苦的不是關中生活的單調,也不是關內關外時不時的衝突突變,而是實打實的英雄無用武之地。

如今四海升平,朝業順遂,國強民富。與鄰國之間也維係著表麵的風平浪靜,邊境也是平順無戰事,無需他來獻計獻策部署其他。

雖偶有衝突小麻煩,但隻要鎮關一隊鐵騎一出,所向披靡,各種事務全數化解。這其中也沒有許清渠任何事情。

在玉龍關的那兩年,許清渠除了偶爾與京內通通信說說有無,了解一番京內又出了什麼事外,隻剩下整日紙上談兵的消遣。

此番回京後,各種事務重新部署,重新整頓,許清渠忙碌的很是高興,眼看那許多事情都到了該要收網的時候,若是讓他再出去虛耗幾年,他是真的不願意看著如今的局勢又變回去。

對麵的蕭承羨不再多贅述一遍他剛才的話,隻是心有靈犀般的向他簡單的點了個頭。

許清渠終於可以放心領悟。

現下蕭承羨終於鬆口,許清渠可顧不得屋裏還多著一個旁聽的齊洛藺,忙向蕭承羨要一句準話:“長留還是短留?”

如果要長留,就要玩一場狠的。

如果是要短留,那方法相對應的也多了起來。

蕭承羨也不贅言:“至少留幾月。”

如果打算長留京內,那也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不然無法讓皇帝陛下信服,反之還可能遭來皇帝的猜忌。

所以長留並不是所能選的好選擇。

許清渠的問話問出口後也是早有了答案,如今聽蕭承羨果然如自己所想般的選了短留後,便也照著他所要的目的沉思起來。

短留能用的借口實在太多了,最常用的借口便是托病不出。

不過蕭承羨說,這番不隻自己要留下,聞人柳那邊也要留下才成,那稱病自然就不能了,總不能兩方都稱病請辭,到時候太醫一來,總也難以應對。

就在許清渠衡量各種利弊的時候,蕭承羨已經有了空餘時間關注齊洛藺。

“近幾****來尋本王多次,是有什麼事?”

齊洛藺沒想到蕭承羨會忽然提問自己,也沒想過合適的說辭,一時到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隻怔愣的望著他。

然而對方本就是個耐心十足的人,這會兒見她看他,一副全沒準備的樣子,也就不慌不忙的等著她的答案。

齊洛藺總不好說她其實是想找許清渠的,隻是她忌憚他在府裏不敢去找許清渠,故而總是先來打探他在不在。

不過齊洛藺倒是不知道,蕭承羨還知道這事情,看來不是柳曲院的小丫頭不會打探就是府裏的所有事都躲不開蕭承羨的耳目。

對此,她傾向於後者。

等了半天,也沒等來齊洛藺的一句回複,蕭承羨終於決定不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