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的城東處有一家跑商人下榻的驛館,每日有各種商隊來往大業境內各處。
商隊不但走商,偶爾也兼職護送人的生意。
有些單獨上路去他處的人未免擔心一人行路恐有不測,所以會搭伴商隊一起走,人多有照應,商隊也不在乎多帶個人,久而久之就有了這樣的捎帶生意。
齊洛藺從茶樓後院出來後直接去了城東的驛館,在問了驛館的掌櫃後,終於尋到了一支出發去光州方向的商隊。
恰好商隊午後就要出發,齊洛藺跟商隊領頭談了談,見領頭談吐正派,下頭的人也生的周正,付了些“保護費”後就得了個一起上路的位置。
一同上路的也不隻齊洛藺一個小姑娘,還有一對母女,也是要去光州投奔親戚的。
那婦人與女孩兒都穿著半舊不新的衣裳,那衣料那舊色竟然是連齊洛藺身上的都不如。也不知道是母女倆故意為之的打扮還是真的家中困難。
母女倆帶著三四隻包袱,見了齊洛藺就將包袱全數攏到了她們的身後,為她騰地方,也防著她。
齊洛藺試著友好得同她們笑了一笑,撿著一側坐下。
齊洛藺與她們坐在一輛車裏,初始母女倆有些拘謹,沒與齊洛藺交談。等商隊出了上京城後,那家女兒才大著膽子問了齊洛藺的姓名。
“齊洛藺。”齊洛藺回答了她,又同她說了是哪幾個字。
那小姑娘似懂非懂的喚了她一聲:“小姐姐。”
齊洛藺看她模樣確實比自己小,也就笑著應了。
有了齊洛藺這和氣的笑,小姑娘漸漸摒棄了生疏,敢與她聊的多起來。
齊洛藺這才知道母女倆的當家人幾月前因病去了,早前為了治病家裏早窮的揭不開鍋了。負債累累不說,京裏的幾房親戚也嫌棄她家斷了來往。
如今母女倆沒法子,隻有動了變賣京裏的宅子償還了債務準備去光州投奔娘家親戚的念頭。
齊洛藺寬慰了她們兩句,外頭的天色已經暗下來,出京後的頭一天晚上,就要麵臨露宿野外的命運。
好在此時離上京也不是很遠,周圍也有其他的商隊,到也不顯得寂寂嚇人。
商隊的人將幾車圍成了一個圈,在圈內升了火,一群人圍著篝火取暖,啃著幹糧充饑。邊啃幹糧還攀談著這一路的打算,氣氛也是不錯。
齊洛藺這番跑路不說沒準備包袱行李,更沒準備什麼吃的,輕車簡行的簡直像是出門來晃晃的。不過她都藏了值錢東西在貼衣處,按照這一路的花銷用度計算,也夠她撐到回到清遠村了。
如今就想要下車去問商隊的人買點幹糧,那母女中的婦人到是好心,分了她一個餅子。
吃過了晚膳,母女倆就先睡了。
齊洛藺還沒睡意,便躺著想心思。
心裏頭先想著都這個時辰了,吳媽媽應該回瀧秀王府了吧。也不知道有沒有告知許清渠自己不見了的事情。
不過她倒不擔心那府裏的人會擔心自己出什麼意外,畢竟她走近茶樓時車夫都看著的,隻要進茶樓一問,那樓裏的小二一定會告知他們。
就不知道等許清渠知道自己跑了後是什麼想法,還有那位瀧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