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工程哲學視野淺析大慶油田開發建設(1 / 2)

基於工程哲學視野淺析大慶油田開發建設

工程建設

作者:白瑞賓

【摘要】油田開發工程哲學是一門應用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與油田開發科學之間的橋梁,大慶油田取得的輝煌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依靠不斷的技術創新,不斷的技術突破為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在如今正值大慶油田正努力建設百年油田,實現二次創業的時候,把大慶油田開發建設工程視作一項整體對象,將其來進行深入研究和哲學分析是十分有意義的。

【關鍵詞】大慶油田 工程哲學 科學技術

經過數十年的開發建設,大慶油田已經建成了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為我國創造了巨大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自1959年9月,大慶油田發現開發以來,至2012年底先後探明油田40個,含油麵積5695平方公裏,累積探明地質儲量59億噸。天然氣藏和天然氣田累積探明20個,含油氣麵積600平方公裏,全大慶油田有各類井66400口,累積打井深9000萬米,相當於將一萬座珠穆朗瑪峰打穿的高度。大慶油田開發建設工程中建設規模宏大、開采時間持續久、開發技術先進、企業管理嚴密、技術突破難點多,在世界油田開發史上也很少見並且出眾。“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中產生累積的“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以及“兩論起家”、“兩分法前進”等一係列體現辨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哲學思維,是特別珍貴的精神財富,值得發揚和學習。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同時也在實踐中也產生出大慶艱苦創業會戰時期的工程文化,大慶油田參加會戰職工在困難的階段條件下,隻用了3年時間便高水平的拿下了一個特大的油田,並形成了一定的產量,為國家提供石油加工產品,推動了石油開采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產生了一套嚴密的組織管理製度,培養了一隻吃苦耐勞的石油職工隊伍,並形成了以“鐵人精神”為核心的工程文化,改變了中國石油業的布局,改變了中國石油生產落後的現狀,中國能源企業以新的驕傲的麵貌呈現在世界麵前。鐵人王進喜作為優秀的石油工人代表,作為大慶油田艱苦創業企業文化的代表。大慶精神可以概括為,在困難麵前無所畏懼,靠自己的雙手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在生產建設和科學研究中認真負責,講究科學的踏實做好本分的求實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獻身精神。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在創業初期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在為油田開發建設工程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精神成果,在大慶精神的領導下石油戰線創造出豐富的物質成果,為石油勘探開發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不斷為國家經濟建設奉獻能源,從而把主觀認識變成客觀事實,是對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有力詮釋,大慶精神在中國的石油工業曆史中,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油田開發建設的各個階段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油田的開發,開采和發展是由一定的規律決定的,作為一項社會實踐活動要受社會發展規律的製約,作為社會物質生產的一種經濟活動,與其上下遊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受經濟規律的製約,同時油田開發活動是一項綜合性強的科學技術活動,是科學技術進步的體現,油田開發的水平進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開發理念,必須遵循科學技術規律,這些規律都是油田開發與社會,經濟,科技對油田的認識。

大慶油田的發現和開發,在中國油田開發史上具有裏程碑式的地位。不僅完全擺脫了盲目照搬國外做法的思想,依靠自主創新、建立起陸相油藏開發的比較完整的工作與技術體係,而且在油田開發的指導思想與哲學思維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