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清末銅鏡(1 / 2)

一時之間,便開始由另一旁的專家評審團進行鑒寶了,這個畫麵不禁是讓許陽想起來了電視裏所看到過的鑒寶節目,大至上都是相同的。

而這些專家同樣也是非常認真的觀察了起來,許陽則發現,在這些評審專家裏麵,剛才想要手稿的耿老先生同樣也在這裏頭。

而這位寶主所理想的報價則是八百萬,如果是按照寶主自已所認為的商朝青銅鏡的話,那這麵青銅鏡的價格最起碼也將是達到了幾千萬都有可能的,這樣評估起來的話,前後之間就算以經是有所矛盾了,但至於說這件青銅鏡到底是有沒有幾百年的曆史,那就另當別論了。

看到這裏,在場的人倒是不斷的伸著脖子前去觀望著,好像就憑這遠的距離還能看出這件青銅鏡是真假似的。

“我覺得這件青銅鏡挺像的,應該是商朝的玩意,你看這件青銅鏡的……”

“我看著倒不像,說是清朝年間的都不太像……”

“清朝的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人家也是祖傳之寶啊。”

許陽聽著這些話,也隻是淡然一笑,這些人如果有這個眼力的話,那個個都能成為專家級別的人物了,當然現在這些人裏麵,倒也確實是有一些人可能是有掌眼的本事,但絕對是不會隔著這麼遠的距離就能看得出來的,無非也就是憑著這些信息所猜得的言論罷了。

很快,前排的這些鑒寶專家便是得出來了結論,其中一個專家並開始說道:“首先呢,這位寶主所示的商朝青銅鏡,而是清朝末年的一件青銅鏡,雖然所參照的是商朝青銅鏡的做法,但的確是一件清朝的東西。”

專家的這個結論,一時之間讓得所有人都是噓沉了一聲,這清朝末年間的東西與商朝的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點的大,那其價值也是完全不成的。寶主倒是非常的平淡,並沒有刻意的表現出來,當然,很有可能寶主對於這參寶大會的流程也是很清楚了,因為現在這的結論也並非是最終的結果。

“清朝末年的青銅鏡那也不錯啊,至少也有幾百年曆史了。”何誠偉笑著說道。

許陽並未說話,而是調整了意念,眼眸直視著台前的這麵青銅鏡,腦海裏頓時是浮現了這麵青銅鏡的全部信息:1886崇運寶德!

崇運寶德,許陽並不知道這是代表什麼意思,但是這樣1886許陽還是知曉的,無非指的就是年數。

從這一點上來看,這些專家確實是有些掌眼的本事,台上的這麵青銅鏡確實是一件清朝末年的東西,距離如今倒也確實是將近有二百年頭了,說是一件古董倒也還說的過去。

不過至於是如何去理解的,許陽這就不太清楚的,當然,這一方麵上的知識,還是得向這些專家學習。

而這個時候,耿老先生開始進行解說道:“可以肯定的說,青銅鏡是商周朝為最為輝煌的時期,商周時代起,古人便就開始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麵同樣也是雕刻著精美的紋飾,到了戰國時已經是很流行了,漢朝時間在到後來的唐朝時期就更加的精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細膩更為精美的樓空花紋飾銅鏡,這種銅鏡是采用著分鑄的方法,把鏡麵和樓空的花紋分別鑄造,然後在結合在一,這種複合銅鏡,戰國以後就基本絕跡了,而到了清朝年間,宮廷造辦處對宮內收藏的古鏡正麵多進行了處理以達到重新鑒容的方法,重新鑄了一塊鏡麵,研磨之後,然後在粘附在古鏡的上麵,當然這種複合鏡一春秋戰國時期的複合鏡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之前會說的這些,現在台上的這麵便就是新鑄的鏡麵,這種方法也隻有在清朝年間才會出現,而清朝至乾隆時間,基本上為黃雕龍圖為主,而到了清末年間,才會接觸到這種略帶西方似的,所以我們才會斷定這就是清朝末年的。”

說到這裏,耿老先生停頓了一下,然後又繼續說道:“其實青銅鏡還是比較容易好鑒別的,當然,這也僅是用來區別於時代,至於鑒別真假,那肯定是還有著另外一種說法的,至於台上的這麵青銅鏡如果是放在清朝末年的話,那它就是一件工藝品而已,但如果是放在這個年代來說,那它也的的確確算是一件真品,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