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人員手中不僅有自動步槍和手榴彈,貨車裏甚至會隱藏防空武器。在一些大型的軍火商隊中,往往有100多頭駱駝、中國騾子或車輛,押送人員往往有100餘人。他們乘坐的都是性能優越的日產和豐田吉普車,有時押運人員直接由在訓練營地結束培訓的“聖戰者”組成,押送完貨物後就直接留在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作戰。
這些商隊在運送軍火時,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製度。首先他們將軍火從波斯和清真之國境內裝載好,然後曆盡千辛萬苦,轉運到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境內的中轉站。最後再化整為零,送到各抵抗組織或“聖戰者”手中。
北極熊第40集團軍偵察兵們,雖然在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境內已發現數十個中轉站,第40集團軍不止一次對這些中轉站實施空襲和地麵強攻,但收效甚微。抵抗組織或“聖戰者”,一般把中轉站設在北極熊軍隊難以到達的邊境深山裏,很難被搜索到。
商隊組織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和作戰經驗,並且十分小心謹慎。每次出發前,他們都會派人化裝成牧人或流動商販進行偵察,以確定道路是否安全。同時他們會在距離北極熊軍隊崗哨、巡邏線和航空兵飛行路線不遠處作下標記,提醒商隊遠離這些區域,而當地居民也會將地雷區和北極熊軍隊埋伏區標識出來。
在確定非常安全的情況下,商隊才會出發。而出發前,他們還會租借一些牧民運送一些正常貨物打前陣,真正的軍火商隊則與他們保持相對安全的距離。這些商隊大多都在晚上行動,白天一般都躲藏在灌木叢或山洞中休息。
CIA的凱爾西局長和白沙瓦情報站的蓋茨上校,開創的軍火運輸商隊私人經營方式後,軍火運輸迅速成為一個很賺錢的熱門“行業”。開始軍火是由M國人免費提供的,商隊從中賺取運費和獎勵費。發展到後來,軍火成為“貨物”,商隊必須通過“交易”才能得到“貨物”。
“交易”中,他們一般隻收取貴重的寶石和毒品,一種叫做“海吸希”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大麻,就很受國際毒品市場歡迎。有時,軍火商會將軍火藏在普通貨物中,在通過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政府設立的檢查站時,利用賄賂的方式輕鬆逃過邊檢。
第40集團軍和格魯烏各特種兵分隊,最頭疼的就是對付商隊這種“非傳統作戰”。雖然喀布爾政府有24個邊防師團,駐紮在山人伊斯蘭共和國與清真之國邊境上。如第25邊防師和第59邊防團就駐紮在多條商隊必經之路上,而商隊卻能輕鬆地從距他們10-30公裏的地方,進出山人伊斯蘭共和國。
伏擊軍火商隊,最大困難是如何發現商隊。從清真之國進入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大小道路有100多條,沒有路的人跡罕至的山口則很多。即使事先通過情報,已經掌握了某商隊的行動路線,但實際作戰中,也根本不可能完全攔截他們。
因此,伏擊作戰90%以上,都無功而返。根據MLH和ISI提供的情報,從1983年夏天開始,北極熊軍隊在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境內,共設下2800多次埋伏,隻有262次攔到軍火商隊。
正是因為大山茫茫,無法攔截,於是在襲擊卡特亞爾要塞、截斷“糧道”作戰失敗後,他們便迅速將戰場轉移到邊境線上,試圖重點封閉白沙瓦和奎達兩個軍火物資集散地,仍然立足從源頭上堵住軍火向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內擴散。
獨立第154分隊,則更加猖獗地加大了對開伯爾山口峽穀和喀布爾河穀的越境打擊力度。不斷傳來的襲擊警報,讓血盟小隊再也坐不住了。
努爾.汗指著沙盤說,“大家再耐心等幾天,目前敵情不明,不宜行動。MLH和ISI駐賈拉拉巴德的情報人員,都正設法通過隱秘渠道搜集情報,很快就會將第40集團軍戰術調整後的最新部署傳回來。”
虞鬆遠更不想等了,幾天夜晚對周圍的尋查,他已經聞到了戰火味兒。在喀布爾河穀邊境地區,雖然駐有一個步兵營,並配有一個防空連,但配置的蘇製SA—7格雷爾手提式防空導彈,采用目視機械瞄準和紅外導引,隻能白天使用。
改進型米-24P,夜晚時分從800-1000米之外飛過,進出尤如無人之境,SA—7對它無能為力。因此虞鬆遠有預感,起碼有一支斯貝茨納茲小隊,經常乘坐米-24P,頻繁越境進入喀布爾河穀執行襲擊任務。一個個大型平底船隊,正是被他們血腥消滅掉的。
既然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行蹤,就必須迅速出發設法獵殺他們。但努爾.汗長老堅持要他們等山德拉來之後再出擊,正在爭執不下時,山德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