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真實的一句玩笑話,呂子根本就笑不出來。這事若是放在從前,他現在馬上就會和子楚出去喝酒。可是經過身在上黨的老頭子差點遇刺,為此還差點把姬喜搭進去,還有把武安君傷成那樣。這一樁樁一件件,早已不是他呂子能夠左右的事情。
因為發生這些事情,原本打算待戰後趕往趙國邯鄲城的呂子臨時決定先去齊國。他不相信信陵君的門客有這種手段,唯一的解釋就是齊國內部出現了問題。
借著八月十五留在齊都之際,一直沒有離開的呂子打算徹查此事。在他看來,此事若是弄不出個水落石出,巨大的隱患甚至能要了秦國的命。
可是隨後的結果並不理想,事情在落實到齊國丞相家臣那裏以後便徹底斷了線。為此還差點跟後勝鬧翻,多虧聞訊趕來的君王後及時平息了此事。
拋開國之大事不言,再說那個時候的家事能直接左右國事。不論是呂子和後勝,在君王後的眼裏都是自己的親弟弟。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就算天塌了也有我這個做姐姐的扛著。
忍無可忍的呂子深知解開此事關鍵,再加上時間也不允許。雖然他始終願意相信君王後,卻怎麼也不放心後勝。把事情鬧到如此,早已不是誰能瞞就能瞞得住的。
齊國的和平來之不易,秦國也不是沒有殺手組織。果真把這層禁忌肆無忌憚地開啟,相信到最後誰也吃不消。維護底限不容易,想踏破底限隻需在一念之間。
既然此時擁有齊國最高權力的君王後在,呂子也就不再隱瞞把前段時間在趙軍營中碰到後勝家臣一事說了出來。他現在就要後勝給個解釋,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君王後看看滿臉無辜的後勝,又看看怒氣衝衝的呂子。她不擔心在上黨失去一半秦軍主力的秦國能對齊國開戰,不是不敢而是確實沒那個能力。但這也隻是暫時的,畢竟象呂子這樣的大英雄在秦國不在少數。隻有這些人存在,最終能把受損的秦軍恢複到以前的戰鬥力,甚至還會比以前更強!
曾經經曆過亡國家恨的這位莒國太史家的女兒對戰爭深惡痛絕,因為戰爭都是那些貴族讓平民百姓家破人亡的借口。看著一個個美滿家庭的破滅,妻離子散怎能不讓見者為之感同身受。
和平到底有什麼不好!?戰爭到底有什麼好!?麵對這個經曆萬世滄桑都無法破解的命題,已經掌握齊國最高權力的君王後也在為此迷茫。
找不出答案並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力挺齊王建的君王後一直堅持對內仁政天下,對外和平共處的治國方針。希望用欣欣向榮的齊國告訴各國諸侯,和平共處共存於天下並不是不可以。
但美好的願意從來都是浮雲,殘酷的現實總是會一次次將美好打入十八層地獄令其萬劫不複。及時調整心態應對的君王後百折不饒,依然堅持到現在始終沒有改變過。
她深知人才是什麼,是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中堅力量!於是正式展開與秦國的合作,希望能借此讓齊國全體國民平安度過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