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1 / 2)

繁華繚亂,終究迷失了誰的雙眼?桃花盡處,又是誰的芳蹤留香!?看那花開花落又是一年,曲終人散就在此時。迎麵熏風陣陣襲來,讓人怎能不心生嗟歎。

從上黨趕回邯鄲的呂子第一時間前往這所已經是煥然一新的學宮,回想起曾經的過往如同昨日剛剛發生的事情。注視著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的殷殷學子們的身影,充滿惆悵的呂子此刻心滿意足。

相信完成學業的學子們終將會回歸到民間中去,得到心靈升華的他們仿佛是寒冬過後的陣陣春風,給百廢待興的民間帶來嶄新的社會風氣。

曾經期盼國富民強的美好未來,此刻就掌握在他們手中。隻要這些肩負國家傳承責任的學子們的腰杆不彎,我華夏大地的脊梁就是挺直的!

充分感受到和平氣息的呂子在齊國都城臨淄過了個團圓節,陪在他身邊一起過節的是嬌娘和小雨兒。那是充滿無限溫暖的家的感覺,讓身在其中的人兒感覺仿佛離別了萬年。

公元前259年。

身在齊國稷下學宮求學的呂子秘密趕到趙國都城邯鄲,並隨後通過密報奏折給秦昭王報喜。王孫子楚不負大王的期望,詩詩姑娘在有孕在身一十三個月後喜得貴子。子楚不敢替您的王孫孫取名,請大王給賜個字。

經過長時間的書信傳遞,差點在門外變成石頭的王孫子楚和呂子終於還是把詔書等到了。回信中除給詩詩姑娘名份外,賜單字,政。按照常規,秦國的王孫孫生在趙國,就應該上趙國的戶口。遵循傳統,故全名叫趙政。待日後回歸秦國,再恢複贏姓。

得到秦昭王的明示,子楚差點沒幸福地暈過去。因為呂子告訴他,能不能回到秦國就要看大王願不願意給孩子賜名。假如肯給小兒賜名,那麼就可以證明回國有望!

呂子在高興之餘卻也感覺到壓力,在他看來這隻不過是返回秦國的第一步。自打趙軍兵敗於上黨全軍覆沒,趙國上下臣民恨不得把這位秦國的質子生吞活剝了。若不是平原君挺身而出,單憑一個昌盛記的能力是保護不了這位王孫的。

但習慣把所有份內壓力獨自抗的呂子並未打算將實情告之此時已是眉開眼笑的子楚,因為根本沒那個必要。身為秦王家的門客首領,保護王家責無旁貸。

呂子陪著子楚返回家中以後,就問這位王孫要不要慶祝一下。外出去酒樓吃酒,好象沒那個必要。若是想高興高興,不妨叫酒家送來酒食或者幹脆請個廚子。

離家多年的子楚並不知道他的壓力都被外麵那些對秦國忠心耿耿的人們一力承當下來,剛想說出可以去外麵酒樓慶祝的打算卻聽到呂子竟然如此說辭。

“為什麼外出沒必要!?”

呂子微微一笑。“因為家裏安全!”

子楚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衫,又抬頭打量一番屋內太過簡陋的擺設。不由地長歎一聲,學著江湖上的說辭對呂子說道:“兄弟窮成這樣,就是想要贖金也沒有。若是那個瞎了眼的土匪將兄弟劫回去,每日的飯錢都無法保障。”